重庆市渝北区依托信息化管理助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

字体大小: 更新时间:2016-01-13 保护视力色:

  重庆市渝北区大力推动卫生计生信息化管理,实现临床公卫数据共享,临床就诊后,系统自动提醒公共卫生计生人员进行产后、新生儿访视。通过云计算方式搭建区域卫生计生信息平台,以规范化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标准化的电子病历为核心,实现信息数据实时互通,形成卫生计生行政管理、医疗卫生计生服务及居民健康管理为主体的一体化业务信息平台。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中,实现对户籍地居民和流动人口自动划分,对流动人口服务情况实现动态及时的质量控制管理。
  临床公卫管理一体化。一是临床医生可根据流动人口身份证号在临床板块在线查阅全区居民健康档案,通过“既往治疗记录”全面掌握其病情发展、体检结果等健康状况,如历次门诊、住院就诊记录、疾病信息、用药信息、预防接种、健康管理、疾病管理等相关信息,以指导临床治疗。同时,患者每次的就诊、检查等信息自动链接更新到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相关内容,临床医生可同时完成就诊和随访等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实现了利用临床医疗资源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提升了流动人口享受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的可及性。二是门诊医生、住院医生通过云HIS(医院管理系统)医生工作站可同时为流动人口提供慢病、孕产妇(新生儿)随访、产前检查、等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并实时数据录入,实现了流动人口慢病患者和孕产妇管理的端口前移。三是挂号室、门诊医生、住院医生可通过云HIS输入流动人口身份证号码调用公共卫生计生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既往史、家庭史、药物过敏史等),从而减少医生对患者大量基础信息的录入,提高患者就医速度,真正实现数据共享。四是电子病历浏览器根据HIS中心的权限控制,能实现区域化的电子病历数据共享和电子病历会诊、调用;医政管理部门不需要到医院实地查阅电子病历,通过电子病历浏览器可以直接审核各级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规范化标准情况。
  信息管理智能化。通过临床公卫数据共享,每个医疗机构可动态掌握本辖区内流动人口慢病患者的病情、儿童预防接种等公共卫生计生服务信息,掌握其何时在什么机构已享受了什么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现该享受哪些公共卫生计生服务,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如利用临床就诊的妇女、孕产妇、儿童的基础信息,平台可自动提醒公共卫生计生人员对其及时完善和更新居民健康档案信息;通过对产前检查的关联,自动提醒临床发放叶酸;通过与分娩信息、新生儿疾病筛查数据关联,自动提醒公共卫生计生人员和乡村医生及时进行产后、新生儿访视,提醒妇产科医生进行产后42天健康检查;通过“门诊日志”关联,信息平台以患者现居住地址统计收集信息,自动提醒公共卫生计生人员和乡村医生进行高血压、糖尿病随访等服务;开发出“恶性肿瘤病例报告”、“心脑血管病例报告”和“慢性呼吸系统病例报告”3类监测工作网络模块,率先实现流动人口慢性病重点监测病例网络直报。
  项目质量管理规范化。利用区域卫生计生信息平台采集疾控、妇幼等项目工作数据,通过设置工作时限、服务项目、基本信息等条件限制,实现软件后台对服务项目的工作量自动统计、逻辑性推理、真实性判定、规范性确认的自动筛选,规范了公共卫生计生项目服务记录。便于管理部门审核服务项目资金、管理规范性,并为第三方机构评价真实性提供原始数据,操作更简便。方便了卫生计生委、专业机构、基层服务单位对工作进展适时动态监控,和随机提取平台数据开展真实性督查。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