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日报] 基本医疗 公共卫生服务 不断提升
2014-10-15

  自2010年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哈密地区卫生工作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为根本,以“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为原则,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面实施基本医疗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均等化水平,努力为各族群众提供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
  据了解,今年,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由2013年的人均35元提高至人均40元,已拨付国家和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928万元。为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化管理,制定了《哈密地区2014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具体工作目标、任务和各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承担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职责,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组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及培训考核,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卫生人员业务水平,规范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管理,逐步提高了项目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断加大城乡居民规范化健康档案工作力度,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档案建档率分别达64.42%和88.59%;健康管理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分别达2.9万人、2.3万人、0.96万人和211人,规范管理率均达到75%以上;进一步加强孕产妇和0-6岁儿童系统管理,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和孕产妇保健管理率达80%以上;对3094例冠心病、慢阻肺等地方新增疾病患者进行了前期建档和管理工作,每年开展4次随访和1次健康体检的医疗服务。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试点推行孕产妇保健、0-6岁儿童保健、65岁及以上老年人保健、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免费服务券管理制度,保障重点人群公平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以民生重点工程为主线,以加强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服务为重点,全面提升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增强孕产妇保健意识、提高产科质量和出生人口素质。2014年,投入资金227.94万元分别开展农村孕产妇孕前、孕早期免费补服叶酸和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城乡孕产妇营养不良补助项目及新生儿疾病和听力筛查项目,并将此列为2014年民生建设年重点工程项目。
  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步伐,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平稳运行和发展,督促各县(市)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人每年不低于4万元运行经费。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建设,切实方便城市居民看病就医。
  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有效降低传染病发病率。截至6月30日,全地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认真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政策,稳步开展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各类疫苗以乡(镇)为单位,接种率均达到98%以上,高于国家规定的疫苗接种率90%以上的标准。投入190万元,建立以预防接种点为单位的接种信息报告试点工作,提高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水平。
  重点加强艾滋病、结核病和地方病、职业病防治工作。投入专项资金40万元,用于艾滋病防治工作。对孕产妇实施免费艾滋病检测工作,对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对新生儿进行规范用药并免费提供奶粉。对1453名疑似结核病人进行免费检查。对新发结核病人免费提供一线抗结核药品治疗,对所有结核病人进行建档及随访。认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2014年地区财政投入100万元,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地区卫生局拟定并经行署审议印发了《哈密地区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实施方案》,成立了疾病应急救助工作领导小组、资金管理工作小组及资金监管委员会,制定了资金管理办法,明确救助对象和补助标准,做好与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的衔接,对需紧急救助但身份不明、无负担能力的人民群众实施应急医疗救助,避免由于“等钱救命”等原因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切实提高全地区应急救助能力。同时,积极开展疾病应急救助相关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加强依法监督,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公共卫生重点领域和传染病防治专项整治行动,努力为群众提供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来源:哈密日报 2014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