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盱眙县坚持把人民群众得实惠、卫生事业得发展,作为医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大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实施11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共卫生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服务能力、医疗水平得以提高。
健全服务体系
根据人口数量、服务范围、工作质量及群众医疗服务需求,盱眙县完善县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合理设置县级医院、专科医院和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努力构建县、乡、村三级合理分工的医疗服务体系。确定19个乡镇卫生院、246个村卫生室承担全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初步建成分工明确、责任具体、队伍精干、管理到位、运行通畅的县、乡镇、村三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着力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拥有门诊、病房、防保三栋楼。积极开展江苏省、淮安市级示范系列创建活动,提升服务内涵和水平。盱眙县共建成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5个、省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2个、省级示范村卫生室2个、市级标准化乡镇卫生院19个、标准化村卫生室246个、市级惠民医院8个,15分钟健康服务圈全面建成。全面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队伍建设,组建了80支健康管理服务团队,定期进村入户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今年以来,该县累计深入村居工作657次,有效促进了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有序开展。全县9个乡镇卫生院先行试点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完善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推行了乡镇卫生院领办村卫生室的建设。
服务项目有效落实
积极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组织医务人员深入村居和家庭,开展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以来,全县累计为28万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为101573名农村妇女进行免费“两癌”筛查,22329名农村妇女享受了住院分娩补助,新生儿访视人数26964人,0-6岁儿童健康管理数175328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数78255人。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608357份,建档率94.6%。累计规范管理66387名高血压患者、18604名2型糖尿病患者、3012名重性精神病患者。全县传染病发病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指标明显降低,疾病预防、卫生监督和卫生应急体系进一步完善,同时,新建78635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水平明显提高。盱眙县成功创建为“江苏省卫生县城”“江苏省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县”“江苏省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达标示范县”。
科学管理规范有序
加强领导,建章立制。成立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县卫生局也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和基层医疗机构负责人任成员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相继制定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规范盱眙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实施、绩效考核和资金管理等。
强化培训,深入宣传。为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盱眙县卫生局每年组织人员培训,主要采取专家授课、多媒体课件等方式,就《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各项内容进行专题培训。按照县卫生局统一要求,各基层医疗机构也对本单位工作人员及辖区内乡村医生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使所有参与项目实施的工作人员吃透了政策、掌握了标准、熟悉了方法,提高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为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县卫生局和各公共卫生职能部门采取全方位、立体化的宣教措施,向各界群众广泛宣传项目内容。如今,全县共设置259块符合标准的公共卫生宣传栏,开办健康教育讲座881次,组建了健康知识宣讲团,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大幅提升了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
科学管理,从严考核。为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率,县卫生局与财政局联合制定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资金构成,强调了资金的使用原则,各基层医疗机构也建立健全了监管制度,确保了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建立考核评估制度,每半年对项目执行单位考核一次,并按考核结果拨付项目经费,促进了项目工作的规范实施。2014年,全县常住人口64.7万人,项目人均35元。今年3月,已预拨1157万元项目经费至各乡镇卫生院,占全年应拨资金的51%,余款将于年终考核后拨付。(来源:江苏经济报 2014年09月20日)
[江苏经济报] 盱眙着力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20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