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位于福建省西部,以山地为主。全县辖18个乡镇街道,299个行政村,户籍人口50.68万,常驻人口39.3万。全县共有16所乡镇卫生院,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98所村卫生室,乡村医生431人。
目前,全县65岁以上老年人4.38万人,其中,居家老年人4.34万人,占99%,散居在全县297个村居,3.61万户家庭。老年人主要健康问题包括:一是患病率高,以老年慢性疾病为主。2012年全县住院病人中老年人占26.5%,全县门诊病人中老年人占32.0%;二是该县以山区为主,地域辽阔,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看病就医的可及性。三是外出打工人员多,许多老人成为留守老人甚至空巢老人,如童坊镇某村197名65岁以上老人中,留守老人181名,占91.8%,留守老人的健康问题无法得到家人的及时关注,成为一个不小的社会问题。
一、主要做法
2013年6月,长汀县结合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实际,在5个乡镇卫生院试点开展居家老人健康管理工作,现推广到11个乡镇,取得初步成效,并得到居家老人及家属的高度赞许。
一是进行“拉网式”普查。由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服务团队进行“拉网式”普查和基线调查,11个乡镇有31222位老年人纳入健康管理,占老人总数的96.8%。
二是增加管理病种。在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基础上,将冠心病、脑中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4种常见老年疾病纳入健康管理,其中冠心病人445人、脑中风487人、支气管哮喘111人、慢性支气管炎247人。
三是增加服务内容。对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随访频次由原来的每季度一次增加到每两个月一次,病情重或年龄大增加到每月一次,对健康老年人由原来的不随访调整为每年随访一次。对于75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体检增加生化全套、B超、X光等项目。
四是提供优质服务。试点乡镇卫生院设立“老年人家庭化病房”,并提供免费营养餐。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实行送医送药服务上门,并为老年人设立应急急救热线。
五是动员社区参与。一是成立村老年人健康协会,试点乡镇共成立老年人健康协会51个,倡议“尊老、爱老、健康、快乐”的精神。二是开展“健康老人”评选工作,共评选健康老人27名,卫生院给予一定奖励。三是建立家庭保健员和健康志愿者服务制度,共培训家庭保健员147名、招募健康志愿者137名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
六是落实保障机制。将居家老人健康管理服务作为签约服务的主要内容,每签约一户补助10元,村医履约出诊每次补助3元,开展双向转诊的,卫生局给予一定经费补助。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老年人健康管理率明显提高。11个乡镇共有31222人纳入老年人健康管理试点,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从89.6%提高到96.8%。
二是老年人服务可及性得到提高。多数老年人身体状况差,行动不便,成为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较差的群体。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全覆盖的工作流程和上门服务工作模式,使辖区内的每个老年人都有机会得到健康服务,提高了服务的可及性。
三是密切了医群关系。基层卫生机构针对老年人的健康需求,设计了更多“贴心”服务内容,让这些老人有了自己的“私人医生”,他们自然也把健康问题第一时间告知医护人员,医群关系更加紧密。
四是促进了家庭及社会和谐。老年人健康有了保障,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留守儿童照顾得更好,减少了外出打工子女的后顾之忧,老百姓满意度大幅提高。县疾控中心调查显示,居民满意度达94.37%。此次参与现场访谈的8位老人也对此项工作大加赞扬。
五是基层卫生机构业务量及收入明显上升。由于更多老年人得到关注,平时没有发现的健康问题通过体检和日常访视也浮出水面,加之有新农合的补偿政策,老年人就诊率稳步提高。据统计,11个试点乡镇卫生院老年人门诊量增长了21.4%、住院量增长了36.6%,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收入也得到同步增长。
福建省长汀县试点开展居家老人健康管理
201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