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荣昌县卫生局计“工分”兑现乡村医生公共卫生补助 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
2014-07-24

一、计工分工作背景

根据国办发〔201062号文件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就如何科学有效使用乡村医生公共卫生专项补助资金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针对服务人口不均带来的补助不公平矛盾、卫生院管理乡村医生缺乏平台等问题,从2010年起,我县通过充分调研、反复论证,提出工作量化、占比分配、补助不保底不封顶,以计工分形式兑现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逐步建立起政府购买村级卫生服务运行新机制。

二、计工分主要做法

按照以标准工作量衡量、以具体服务质量修正、以有效服务量分配的实施原则,实行一个月一统计,一季度一督查,半年一考核,一考核一分配的操作方式,通过政府保障资金提供、卫生院组织实施考核、乡村医生提供卫生服务、县卫生局和县财政局共同监管的形式,兑现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各项补助。主要做法如下:

(一)明确计“工分”服务提供对象。

取得乡村医生资格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县卫生局注册、在注册的行政村区域内执业,自愿申请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经培训合格的乡村医生。全县注册的669名乡村医生,2012年符合履职条件586名纳入了提供对象。

(二)明确计工分服务经费来源。

工分服务经费来源于县财政下拨的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补助经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012全县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合计约500万元,其中县财政专项补助192万元,基本公共服务经费300余万元。

(三)明确计工分服务主要项目。

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级管理原则,明确村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即工分服务项目,共计1325项,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共计23项(占92%比例),其他8%为一体化管理内容(逐级转诊和参加业务培训)。

(四)科学计工分兑现村医补助。

1、科学测算计工分项目标准工作量分值,以标准工作量衡量乡村医生劳动量。通过单位服务耗费人时数来测算每项服务作业流程所需的时间成本,并考虑每项服务项目综合成本、服务项目的重要程度等因素确定了每个服务项目的标准工作量分值。以村卫生室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较大的项目(如3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作为标准分值 “1”,依据此标准,其他卫生服务项目与此比较,综合时间成本、重要程度、风险因素等进行估算,确定其标准工作量换算值。乡村医生劳动量(服务数量×标准工作量分值)。

2、以服务质量评价乡村医生有效服务量。制定了荣昌县政府购买村级卫生服务乡村医生质量考核指标,共计26项。由卫生院按半年度对辖区内乡村医生提供的卫生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用具体服务质量来修正服务劳动量,以确定乡村医生有效服务量。乡村医生有效服务量=乡村医生劳动量×服务质量考核得分。

3、以有效服务量兑现乡村医生补助。

工分:村医所取得的有效工作量

单位工分价值(元):本镇村级公共卫生服务资金总额÷2÷工分

村医个人补助=单位工分价值×村医个人有效服务量(工分)。

(五)签订合同确定计工分服务。

卫生院代表政府与乡村医生签订《荣昌县政府购买村级卫生服务合同》。乡村医生根据合同为辖区内提供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

(六)规范计工分服务工作模式。

工分实行一个月一统计,一季度一督查,半年一考核,一考核一分配的工作模式。乡村医生每月向村卫生室申报当月工作量,村卫生室每月按工作量表统计后上报卫生院;卫生院每季度督查复核一次,每半年对乡村医生进行一次综合绩效质量考核,确定乡村医生半年有效服务量,并报县卫生局审定。经县卫生局复核审定的工作量、质量考核得分,并将计算的有效卫生服务量得分情况由卫生院在镇(街)辖区内公示一周,接受乡村医生和群众的监督。公示无异议后,随即支付乡村医生政府补助资金。

(七)提升服务提供对象业务水平。

为提高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的服务能力,我县2012年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经考试合格后的乡村医生方可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全县参加考试的乡村医生605人,合格586人,合格率96.8%

三、完善政府购买村级卫生服务机制

在计工分兑现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各项补助的基础上,把实施基本药物和一般诊疗费纳入政府购买村级完善服务内容,采取用量补差方式兑现基本药物补助,项目核算方式兑现一般诊疗费,完善政府购买村级完善服务运行机制。

四、计工分实施效果

(一)促进了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由于计工分价值的不确定性和采取效率优先原则(多干多得、干得好多得、能干可多分配任务),进一步激发了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确保基本公共卫生任务全面完成。据统计,2012年上半年全县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586人,乡村医生有效服务工作总分80万余分;2012年上半年乡村医生补助金额96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140万元,共计236万,每工分2.9元。以仁义镇为例,全镇乡村乡村医生48人参与了计工分服务,考核最高的村医可领补助8558元,最低424元,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完全起到奖勤罚懒的作用。20121-6月,村医协助卫生院累计完成常住居民个人健康档案81524份、发放叶酸人3614次、开展重症精神病患者随访3803人次、管理高血压患者24598人,管理糖尿病人5766人、产后访视8076人次、儿童保健管理29769人,完成全年任务的72%75%  59%62%65%69%76%

(二)促进了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

 一个月一统计,一季度一督查,半年一考核,一考核一分配工作模式,促进卫生院加强乡村医生医疗卫生服务行为监管和业务指导,卫生院相关人员自身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提升,乡村医生的行为也更加规范。由于逐级转诊、参加培训纳入计工分范畴,也促进乡村医生联系乡镇卫生院,积极开展病人逐级转诊,认真参与卫生院组织的业务学习,乡村医生的服务能力也得到提升。计工分改善了乡村两级卫生组织关系,乡村两级在基本医疗方面的纵向合作得到加强,乡村两级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分级管理也得到细化,提高了乡村两级机构卫生服务合作能力和卫生服务效率。

  据统计,20121-6月与2011年同期比较,处方书写合格率由72.35%上升到88.38%、二联抗生素使用率由25.23%下降到20.0%、门诊处方激素使用率由10.35%下降到7.75%、高血压规范管理率达85.38%、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率达85.63%,农村居民满意度上升到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