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服务的脚步不能停
2015-04-23

  “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我国医改的目标之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无论从人口还是地域面积而言,农村仍然是服务的大头。因此,“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和医改目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保证群众在基层享受到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医改目标才能达到。

  当下,国家正在大力推行分级诊疗制度,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而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重要基础就是把基层建好。如果基层不能提供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却强迫群众到基层就诊,群众是一定不会满意的。今年医改提出要重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而如果没有分级诊疗作为基础,公立医院改革也无从谈起。只有基层建好了,大医院才能回归本位,解除“战时”状态。由此看来,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是带有战略性意义的一步。

  近年来,基层医改更多地着眼于解决运转机制,比如实施收支两条线、零差率,多是利用经济手段解决基层服务的公益性问题。而这次“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虽然也强调硬件水平的提高,但更多地把要求放在了提高技术服务能力方面,说到底,老百姓是否满意,就是看技术服务能力能不能跟上。所以这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要把前几年的经济建设引导到全面建设上,尤其是技术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基层的全面进步。

  同时,此次活动带有普及性,期望到2020年,把所有的乡镇卫生院都建成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在示范的基础上全面普及和推开。因此,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要把注意力只放在评比上,应该放在建设上。评比标准固然全面,但各个乡镇卫生院建设发展不均衡,要按照标准进行自我评估和衡量,重点改善薄弱环节。目前,乡镇卫生院的短板主要体现在人才建设和技术服务能力上。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把重点放在这两个方面,回应群众对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这样才能使群众满意。

  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利用“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这一契机,让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更贴近老百姓,千万不要出现“评选过后,活动就被搁置”的现象。因为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于卫生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认清医改目标,敢于突破现有的条条框框,实事求是地采取措施,从这个角度来讲,“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一直“在路上”。(来源:健康报  作者:李长明,原卫生部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司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南路1号 邮编:100044 信箱: 电话:010-68792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1022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