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个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可能会碰上这样的事:因为停车难、因为要办事,有人会把车停在你车的前面或后面,而挡住出路。你会因为车子被挡住出路无法移动而“大发雷霆”吗?在我们的医疗服务各个环节中,有没有因事离开岗位而被病人投诉的情况呢?
【问题分析】
这一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当时想得更多的可能会是:就停一小会或者离开一小会,应该不会这么凑巧,正好要开车离开或者有人来找我为他服务。再说,上个厕所、喝口茶、办点事也是理所当然的。有这样想法的人肯定不在少数!
我们不妨来假设一个场景,如果换成是你的话,想想你会不会“大发雷霆”?一对年轻的夫妇,抱着发高烧的子女来医院就诊,正好碰到预检分诊人员不在岗,直接到内科就诊,被告知到预检分诊先测个体温。年轻夫妇在预检分诊处等了约1—2分钟,分诊人员仍未到岗,又回到接诊医生处,告知测体温人员不在,能不能先给看看,而医生正忙于接诊其他人员,告知年轻夫妇,有事情走开一会,你再等下吧。又回到分诊处等候。没有人去关注他们、也没有人去帮助他们,耐心地又等了1—2分钟,(估计这5—6分钟尤如十几、二十几分钟的难熬吧?)还是没人关注、没人帮助。年轻夫妇进而投诉说:医生离岗。
谁错了?这个时候如果院领导找当班人员,肯定会说有要紧的事就离开了一会。年轻夫妇也肯定会质问“上班时间允许离岗吗?”该做何解释?这是不是在服务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的“漏洞”?
【解决问题】
问题该如何解决?该用什么“补丁”把“漏洞”补起来呢?在年轻夫妇投诉前有几个时间节点可以消除她们的不满意呢?
如果我们的医务人员在执行首诊、首问负责制的时候,能够把这项核心制度执行的再到位一点,还会出现病人跑来跑去的情况吗?显然是不会!如果我们的医生,在年轻夫妇进来告知“测体温处没人,能不能先给看看”的时候,能够想到并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这一核心制度,帮助他联系下预检分诊的人员,或者主动地去预检分诊处帮助他们先把体温量上去,年轻夫妇还会投诉吗?显然是不会的!
当病人走进你的诊室那一刻、当他向你问起的那一刻,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想得到“帮助”的期望值很高,他们对流程的不熟悉、对诊室分布的不熟悉、看着宝贝被病痛折磨的无奈……最希望得到的就是——帮助。因为未能得到及时地帮助,而又不忍看着“宝贝”被病痛折磨,选择投诉,而他们的诉求还是没有变的——还是想尽快地得到帮助!多起来的只是对服务的不满意!
在现实中:许多医务人员在执行这项核心制度时,表露出来更多的是不耐烦,用手一指了事,不愿听、不愿讲,在病人看来:就是在敷衍、就是高高在上、就是没把病人放在心上!这样的一种状态下,出现病人对我们的服务不满意也就顺理成章啦!
如果在离岗人员处的台面上也有这样一张告知条:“有事离开一会,X分钟内回来,遇有急诊请拔打我的电话或者告知病患到XX诊室直接就诊……”病人还会投诉吗?显然也可能不会!因为他们知道:“离岗”是确实事出有因,他们从中能够得到些许的安慰,可以感受到你因事离岗造成不便的“愧疚”,能够感觉到离岗人员对病患有着最起码的“尊重”!
但现实是:许多医务工作者的内心深处,只想着“我有事情就离开一会,有事你就等着!”心里想的只是自已的事,而忘却了“岗位职责”,认为离岗的“理由”很充分,更简单地认为所有的病人都是能够容忍、能够体谅“有事”的离岗。我们不妨想一想:我们强调所谓正当离岗的“理由”,在病人对我们提供的服务产生不满意的时候,有几个人会听你的解释?这时候的解释,在病患看来就是在“狡辩”!毕竟在我们所有的规章制度中还没有“允许工作期间离岗”这一条吧?
与其让病人投诉,不如我们自已把可能出现的问题告诉他们“解决的办法”,减少“等”出来的不满情绪,减少“等”出来的医患矛盾!
(作者:浙江省义乌市义亭中心卫生院 宋炳胜 本文获得我委举办的“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乡镇卫生院人员组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