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广宏伟的天安门广场上,孩子们把帽子抛上天空;红底钢构的鸟巢前,孩子们开心地高高跃起,蓝色的天空映衬着她们欢快的身影,冬日的暖阳轻轻地抚摸在姑娘们身上,时光就这样悄悄定格在那一张张如花般的笑脸上。“来之前,同学们都要我帮忙看一看鸟巢、水立方是什么样子的”“降旗的时候解放军叔叔动作真整齐,脚步声跟一个人一样”……
12月18日-12月2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司、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组织开展“圆梦女孩·圆梦北京”活动,来自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山西省吕梁市临县、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贫困家庭的100名女孩来到北京,参观了天安门广场、鸟巢等诸多景点,欢声笑语洒满了一路。她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圆梦女孩”,绝大部分第一次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海洋馆、博物馆……几天来的所见所闻深深吸引着她们,但说到最感兴趣的,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科技馆。在那里她们看到了很多奇妙的现象,接触了很多神奇的仪器,让她们知道了知识的力量,开阔了眼界。她们渴望从大山中飞出去,带着梦想昂首起航。
孩子们知道,努力学习可能是她们圆梦的唯一途径。来自陕西省清涧县宽洲镇苗家村的白雅倩今年11岁,为了把她送进县城读书,一家人租住在县城边的一口旧窖洞里,家里唯一的装饰就是贴满墙壁的奖状。她的梦想简单而诚挚:好好学习,上大学,当老师。不只是白雅倩,有近一半的孩子的梦想都是当一名老师,问起原因,她们羞涩地笑着,不知道该怎么说。也许,正是成长的艰难,让她们想把知识传授给更多的人,让这份改变命运的梦想,薪火相传。
志愿者一直是关爱女孩行动的主力军,现在,志愿者队伍更加完整,对孩子们的帮扶也不只局限于改善她们的生活条件、资助她们上学了,不少人把自己的专业融入对姑娘们的帮助中。心理咨询师张敏第一次看到女孩陈林梅时,她比其他孩子都大一些,却总怯怯地躲在人群后面,不太敢跟生人说话。张敏多次到她家中,为她和全家进行心理疏导,渐渐地,陈林梅变得积极阳光起来。这次“圆梦女孩·圆梦北京”报告会上,她参加了第一个节目,站上舞台,面对全场的观众侃侃而谈,神采飞扬。张敏在台下开心地拿相机记录下这一瞬间,她说,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这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帮助孩子们,不光要照顾她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要跟她们多交流,让她们对这个社会有更多的了解。
短暂的相聚之后,孩子们与志愿者依依惜别,虽然已经结成了对子,但由于平时都需要上学和工作,通常他们几个月才能见一次面。吃饭的时候,孩子们和志愿者一对一对地坐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听到志愿者们最多的感叹就是“再多给我和孩子留点时间吧”,临上火车,大家都已哭红了眼圈。这些期待圆梦的女孩们家境普遍比较贫寒,有的住在大山里,上学要走两个小时山路,有的父母患病,生活重担压得她们直不起腰。但她们仍然自强不息,坚守着心中小小的梦想。现在,“圆梦女孩”行动,让她们也能感受到来自政府和全社会的温暖。将来,她们盼望着,能把梦想传递给更多的人。冬日暖阳,弥足珍贵。
潘松刚 王洋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