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世界家庭峰会 > 经验交流
“女儿户”幸福促进会
2014-12-18

  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胡集镇,有个全镇首屈一指的经济强村叫南王村,这个村有一种独特的现象,那就是几十年来出生的婴儿中,总是女孩多于男孩。全村共145户,623口人,纯女户52户,其中上门女婿户就有47户。纯女户多了,往往计划生育工作容易出现问题,可恰恰在这个村,自1991年以来,整整24年无一例违法生育。究其原因,村里的群众总是感激地说:“多亏俺村有个‘女儿户’幸福促进会。”
  并不新鲜的“新鲜事儿”
  谈到南王村的“女儿户”幸福促进会,说其新鲜,那是因为记者的孤陋寡闻,其实这事儿并不新鲜。早在1993年3月,这个村就依托计生协成立了“女儿户”幸福促进会。当时,随着村里纯女户的逐年增多,为了解决养老问题,许多村民都自发地招起了“上门女婿”。为了积极倡导这种新的社会风尚,村计生协因势利导,成立了由8人组成的“女儿户”幸福促进会。促进会的职能有三项:一是当“红娘”,为纯女户招“上门女婿”牵线搭桥。全村47户“上门女婿”中,有23户是通过促进会牵线搭桥招来的。二是当“和事佬”,协调解决上门女婿户的家庭、邻里纠纷。三是当“财神爷”,制定一系列优先优惠政策,帮助“上门女婿户”发家致富。为了冲破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使上门女婿户不受歧视,促进会还制定了对上门女婿户的六项优先优惠政策,并经全体村民集体通过,写进了南王村《村民自治章程》:优先划分宅基地;优先承包土地;优先安排致富项目;优先帮助协调贷款;上门女婿一律不准改随妻子姓氏;所生子女有自愿选择姓氏的自由。这六项政策的出台,彻底抛弃了歧视“上门女婿”的封建传统观念,极大地提高了上门女婿在村民中的社会经济地位。目前,南王村共有四名村干部,其中两名是“上门女婿”。


  上门女婿的“新鲜事儿”
  在对上门女婿户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了许多关于上门女婿的新鲜事儿。
  今年75岁的夏俊美老人,丈夫已病故,生有三个女儿,大女儿蔡广爱招了上门女婿田红祥后又生了两个女儿,蔡广爱有意把大女儿留下,经过促进会牵线搭桥,给大女儿蔡俊青招了上门女婿陈亮,凑巧得很,夫妇俩又生了两个女儿。上门女婿陈亮高兴地对我们说:“我正合计着麻烦促进会给我其中的一个女儿再挑选一个好上门女婿,到那时,俺们家就成了三代女婿同堂了。谁说女儿不能养老?俺家三代的生活幸福着咧!”在南王,这似乎变得天经地义。
  王爱玲是南王村的媳妇,1999年丈夫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去世。娘家人苦口婆心地劝她带两个女儿改嫁他乡,可王爱玲就是不肯,她离不开南王村这片热土,更离不开这里左邻右舍的亲人。她找到促进会,表明了自己想招个上门女婿,继续留在南王村的想法,得到了促进会的大力支持。滨州市人大代表、村“女儿户”幸福促进会副会长王世明亲自跑前跑后,娘家、婆家两头做工作,最终,娘家人感动地说:“俺家女儿的事就拜托你们促进会了。”婆家人说:“今后,爱玲就是俺家的女儿,俺舍不得她走,更舍不得两个孩子,这样做两全其美,合乎俺家的心意。”不多久,促进会就为王爱玲找到了一个理想的上门女婿,现在,一家人和和睦睦,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村里人谈起这事,都一个劲地竖起大拇指,这是对王爱玲家的称赞,更是对促进会的称赞。
  发家致富的“新鲜事儿”
  过去,在胡集镇一带农村,人们管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叫“坐地虎”,管上门女婿叫“外来户”。俗话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可在南王村,这句俗话硬是没有得到应验。2013年,南王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000元,可47个上门女婿户的人均纯收入高达两万元。其根本原因,就是上门女婿是经过促进会严格挑选、百里挑一的优秀人才,他们聪明伶俐、能吃苦、绝大多数都有一技之长,个个都是勤劳致富的好手,村里对上门女婿户的各项优先优惠政策更使他们在致富路上如虎添翼。
  我们走进了村民陈增枝大嫂的家,一进门,干净整洁、宽敞明亮的小院,近40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房内高档家具、家电,使我们一时迷失了身处农村的感觉。一进门,陈大嫂就一把拉住我们的手赞不绝口,她一是赞村“女儿户”幸福促进会,二是赞自己的上门女婿,自始至终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通过交谈我们得知,55岁的陈增枝大嫂有三个女儿,大女儿、二女儿都在外工作,她和丈夫、小女儿操持着家里的木器加工厂,原来生产木制包装箱,由于市场不景气,到2012年下半年,工厂已资不抵债,面临倒闭。2013年年初,通过促进会的牵线搭桥,有木工手艺和现代经营意识的上门女婿李国亮来到她们家,小两口婚后第二天就外出考察,回来后马上决定转产三合板,促进会了解到他们资金短缺,马上帮助协调贷款10万元,使这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当年就盈利20万元。由于产品市场广阔、产销对路、质量过硬,现在厂里接到的订单已到了2015年年底。陈大嫂目前就为一件事发愁,那就是早已超过晚育年龄的小两口,结婚快两年了,还是只字不提生儿育女的事。
  乡风文明的“新鲜事儿”
  南王村是一个杂姓村,全村共有19个姓氏。一般来说,村里的姓氏杂、上门女婿多,不愉快的事儿也就会自然多。可几十年来,这个村从未发生治安刑事案件,就连街坊邻里、家长里短、磕磕碰碰的小事儿也很少见。就拿上门女婿过门这一件事来说吧,村里有个风俗,那就是新女婿过门“吃遍村”。谁家有新女婿过门,总是东家邀、西家请,全村人都把新女婿奉为上宾,他们一两个月都不能在自己的新家吃上一顿团圆饭。谁家如果和上门女婿有点磕磕碰碰的,那更会遭到全村人的指责,不问青红皂白,先给你扣上一顶“欺负外乡人”的帽子。上门女婿在南王村受到了至高无上的礼待。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全村47个上门女婿,全部在南王村扎下根来,没有一个中途返乡的。文明的乡风、勤劳的民风吹开了南王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绚丽多彩的幸福之花。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南路1号 邮编:100044 信箱: 电话:010-68792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1022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