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来宾:
大家好!
很高兴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与大家相聚,共同庆祝国际家庭日!
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文明发展的核心。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始于家庭。不论人类社会的各种组织如何生灭兴衰,家庭一直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联合国宪章》提出,家庭是自然和基础的社会单元,应该得到社会和国家的尊重与保护。因此,1993年,联合国纽约特别会议将每年5月15日定为国际家庭日,以此提高各国政府和公众对于家庭问题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和进步。
2000年,联合国提出了为期15年的“千年发展目标”,为世界各国面向新千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在消除贫困、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促进性别平等、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千年发展目标已经进入倒计时。制定2015年后新的发展目标,应当更加重视家庭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纽带和促进作用,更加着眼于家庭在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公平、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家庭数量最多的国家,解决好中国家庭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升中国家庭发展能力,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顺利地完成了人口转变,进入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人口再生产模式,改变了世界人口增长的轨迹,为缓解全球人口压力、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人口转变推动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家庭的发展轨迹,为中国家庭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家庭收入不断增加,家庭成员的健康、教育和社会保障质量明显提高,家庭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中国家庭得到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和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我们认识到,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中国家庭发展也面临着新变化。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类型多样化、新型家庭关系日益确立、家庭功能重心也由经济功能逐渐转向情感和生活照料等功能,这些变化给中国家庭发展带来一系列的挑战,需要全社会予以关注和支持。
家庭幸福美满不仅是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迫切期待,更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保护和支持家庭发展。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作为改革的导向;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社会治理等重大决策部署中,一直强调要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医疗、教育以及就业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家庭成员的发展能力,增进家庭幸福。
在促进家庭发展问题上,我国将在尊重家庭多样性和特殊性的前提下,改善家庭及其成员的福祉,帮助家庭实现其发展理想,为所有家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将致力于增强家庭功能,完善家庭发展政策,提升家庭发展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中国的家庭发展事业,需要同国际社会加强交流,合作推进。我们愿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增进对新形势下家庭问题的理解和共识,探讨未来家庭发展的战略和对策,为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谐、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