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杭州市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杨街道邻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细心的居民会发现这里多了两间面积不大但布置温馨的服务室,居住在该小区的来自全国各地的9000多名“新市民”可以在这里方便地获取计生政策咨询、优生优育优教宣传、免费避孕药具领取、免费康检等各类市民化的计生优质服务。这里就是被评为杭州市2014年度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示范中心的邻里社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中心。
近年来,杭州市积极探索新路,破解难点,以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着眼于流动人口现实需求,着力于提高流动人口家庭发展能力,为流动人口营造“幸福家”的感觉,增强流动人口的城市认同感,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会。
今年3月,杭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又下发通知,出台了《杭州市提高流动人口家庭发展能力 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示范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从市级层面描绘了流动人口幸福家庭创建的路线图。《实施方案》强调通过全覆盖的基本卫生计生公共服务,营造和谐共融的氛围,促进流动人口和城市居民一样,参与社区管理,享有社区服务。
《实施方案》提出要根据常住人口配置城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将流动人口纳入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在杭的流动人口不仅能享受儿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健康档案、计划生育、健康教育等国家规定的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还能逐步享受到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等特色服务。正在推广使用的能在省、市、区(县、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通用的“浙江·杭州健康卡”,让没有市民卡的流动人口也能享受到智慧医疗提升带来的诸多便利。
作为全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示范试点城市之一,杭州市制定的《实施方案》充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社会治理体系创新、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试点工作的有关精神,同时很接地气,立足杭州实际,明确“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合理引导、多元参与、有序融入”的基本原则,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体制机制上试图实现突破,突出重心下移,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和基层服务阵地建设,努力整合政府和社会多元力量共创美好家园,通过培育社会融合示范社区打造城市品牌,扩大影响。
《实施方案》提出要做新市民家庭的四种“人”,即“守护人”、“呵护人”、“监护人”和“维护人”,把提升流动人口家庭发展能力,吸引流动人口参与幸福家庭创建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并明确了详细的实施步骤。为确保预期目标实现,《实施方案》提出四项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示范试点各项工作;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在将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的同时,鼓励民间、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形成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示范试点工作的经费投入机制;三是借助智慧杭州发展成果,逐步完善卫生计生信息平台,健全人口健康数据、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和电子病历数据库,构建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管理、分级诊疗服务信息体系,逐步实现卫生计生信息整合,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为试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四是健全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评估机制,开展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专题研究,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考核评估和督查,确保示范试点工作的顺利、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