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坚持融合推进“健康家庭促进计划”和“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形成“全方位统筹推动、整合部门资源推动、突出政策导向推动、实施项目管理推动和氛围营造阵地打造并举推动”工作机制和模式,扩大活动影响力。
一、加大宣传倡导力度,家庭发展能量进一步积聚
以纪念“国际家庭日”活动为契机,印制2000张纪念活动主题宣传海报,在全市所有街道、社区服务窗口进行张贴。在火车站举行纪念国际家庭日大型宣传活动,在《大连日报》刊登国际家庭日开展活动的情况。开展“幸福家庭风采”、“瞧这一家子”家庭视频及摄影作品征集活动,共征集家庭视频3部、摄影作品160余张,多张摄影作品在国家和省获奖。区(市、县)开展“共筑幸福家庭,展望精彩生活”、“家庭人口文化读书节—幸福三步曲”等主题活动,以举办知识讲座、开展政策宣传、健康咨询等形式,营造关注家庭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健康促进力度,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举办网络“孕育健康宝宝”知识有奖征答和晒“幸福准爸爸妈妈日记”活动,全市共有12万余人次参与答题,晒出日记1300余篇,引导育龄人群学习优孕优育知识、共同分享幸福时刻。共为2万余名待孕夫妇免费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为约2.5万人增补叶酸,实现目标人群全覆盖。向全市5.3万名办理生育手续人群发放孕育指导宣传品,形成宣传优生优育知识、指导优孕优育的完整工作链条。
三、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特殊困难家庭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的意见》,推出“提高扶助标准、建立一次性抚慰金制度、再生育扶助制度、住院护理补贴保险制度、免除基本丧葬费用和建立困难救助专项资金”等6项扶助政策,伤残家庭扶助标准由每人每月135元提高到300元,死亡家庭扶助标准由每人每月135元提高到400元,一次性抚慰金和再生育扶助金发放标准分别为5000元,市县两级财政投入资金约8000万元。以参加保险和政府招标的方式,2013年投入170余万元为约1.1万名计划生育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成员投保了住院护理补贴,目前已为700余人次理赔近190万元。推动市民政局、财政局、残联等部门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关于确定城乡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大连市辅助器具进入困难残疾人家庭项目实施方案》等文件,落实对独生子女家庭优先优惠和倾斜政策,收到较好实效。
四、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家庭健康幸福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各区(市、县)特色项目扎实推进,涌现了“新概念家庭评比”、“幸福家庭五大项目工程”、“幸福沙河口·幸福在我家”和“五进五促幸福家庭创建”等一批特色品牌,丰富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发挥国家和省“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试点示范作用,推进“家庭保健、科学育儿、养老照护、家庭文化”等四个方面的建设,对试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科学知识走进社区、走进家庭。深化“健康家庭促进计划”和“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推广“天使女儿帮帮团”服务计划生育失独家庭、“兵儿子”与“失独”家庭认亲结对子、“关爱空巢老人服务站”等9个典型案例。围绕计划生育家庭发展问题,推广12种促进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的模式,实现区(市、县)在本级和街道(乡镇)、社区(村)层面都有促进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的项目模式,助力计划生育家庭共圆“健康梦”和“幸福梦”。(大连市卫生计生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