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世界睡眠日 > 核心信息 > 知识信息
谈谈气象与睡眠的关系
  • 发布时间:2014-03-19

  2014年3月21日是农历的“春分”节气,同时也是“世界睡眠日”,今年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健康睡眠平安出行”。
  睡眠是人的基本生理要求,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当前又到了“春困”的时节,很多人不知道,睡眠与气象也是紧密相联。正常的睡眠除了受生理、心理、生物节律等人体自身的多种因素影响外,还会受到环境和气候等条件的直接影响。
  睡觉时室内的最佳温度,要根据年龄段来定。年轻人为23℃-24℃,中年人为25℃-26℃,老年人为27℃-28℃。室内温度到了20℃以下,人们就会蜷缩着身体。
  能否迅速入睡与被窝温度关系密切。据研究,被窝温度在32℃-34℃时易入睡。被窝温度低,需要长时间用体温焐热,不仅耗费人的热能,而且寒冷刺激会使大脑皮层兴奋,从而推迟入睡时间,或是造成睡眠不深。
  很多人说晒被子很有利于睡眠,其实这也是调节被窝的湿度,人在睡眠的时候总会排出一些汗液,所以被褥要经常晾晒。被窝气流保持在0.2m/s左右时较为适宜。因此,被子不宜焐得太严,但不宜四处透风,也不宜蒙头睡眠,被子以轻、暖、软为宜。
  寝室光线的强弱对睡眠也有影响。明亮的光线使人不易入睡,太暗了会有恐惧感,最适宜的睡眠亮度,是能看清周围物体的轮廓。睡觉前要打开窗户和卧室的门,通风2-3分钟,室内养点吊兰、芦荟,能调节室内空气。
  另外,专家介绍睡觉枕头的高度在12-15公分之间最为合适,所谓的“高枕无忧”其实是一个误区。
  安全出行、安全生产已成为每个人、每个家庭高度关切的问题。在此呼吁大家,关注睡眠,科学管理睡眠,保证健康睡眠,平安出行。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