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天是第67个“世界红十字日”,您知道这个日子的由来吗?这是一个伟大的故事。
1859年6月24日,瑞士人亨利·杜南路过意大利北部小镇索尔弗利诺,那里,法国—撒丁王国的联军与奥地利军队突然遭遇,展开了一场混战。由于双方都没有充分的准备,战斗异常混乱和惨烈,尸横遍野,血流成河,8万多人伤亡。亨利·杜南随即同当地人和一些旅游者一道加入了伤员救护的行列。在连续数天的救护过程中,亨利·杜南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类造成的极端的痛苦,伤残、溃烂、疼痛、恐惧、挣扎、求生的渴望、撕心裂肺的哭喊、绝望、苍白、无助的呻吟、死亡……给他的心灵带来巨大的震撼!他不分伤员国籍的普遍救助行为,也感染了周围的人。
三年后,他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思考写成了《索尔费利诺回忆录》一书,在瑞士出版。书中,在对战争的惨痛描述之外,杜南提出了两项建议:一是在所有国家成立“为战时伤员提供服务的志愿救护协会”,二是制定一个“由一项不可违反的国际公约所认可的国际准则”来作为这些救护组织的依据并支持它们的工作。正是这一本书和这两项颇具远见的提议开启了一项伟大的运动。
1863年,包括亨利·杜南在内的一个5人委员会在日内瓦召开了一次有16个国家代表参加的国际会议,提议成立国家救护协会并请求政府给予支持与保护。1864年,《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境遇的日内瓦公约》获得国际认可。自此,一项伟大的人道主义运动——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和一部伟大的国际公约——国际人道法正式发端。
历经150多年的发展,当今的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由三部分组成,即: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各国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这三部分组成一个整体,构成了一个世界性的人道主义运动,其任务是防止并减轻发生在无论何处的人类疾苦;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类尊严,尤其是在发生武装冲突和其他紧急情况的时候;为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社会福利而工作;鼓励志愿服务,鼓励本运动的成员随时做好准备提供帮助,鼓励对那些需要本运动保护和帮助的人持有普遍的同情感。随着运动的实践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七项基本原则,包括: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
以1864年的《日内瓦公约》(第一公约)为基础,直至1949年,《日内瓦第四公约》和三个附加议定书通过,一部包括保护战争伤病员、平民、战俘、武装冲突受难者的国际人道法体系渐趋完善。
我国的红十字会组织最早成立于1904年,今年已走过110年的沧桑历程。而早在1906年,中国就已签署《日内瓦公约》成为缔约国。
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是当今历史最为悠久的人道主义运动,已有189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了这一运动。亨利·杜南先生,作为“国际红十字运动之父”,于1901年荣获首届诺贝尔和平奖。为了永久纪念他的伟大创举,1948年,经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同意,亨利·杜南先生的生日5月8日被定为世界红十字日。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作为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的创始组织,也成为世界上获得最广泛认可的组织之一,在保护平民、保障战俘权益、帮助失散家庭成员建立联系等方面的杰出贡献受到举世公认,先后于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1963年(发起100周年)三次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就我所知,世界上还没有第二个组织有此荣光。
亨利·杜南先生在《索尔费利诺回忆录》中感叹:“尽管这是一个如此进步与文明的年代,但不幸的是我们无法避免战争,因此,用人性与真正的文明精神防止或至少减轻战争的恐怖,难道不是当务之急吗?”这是一种伟大的悲悯情怀,更是一种远见卓识。150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无法避免战争,也无法避免突发的自然灾害和人道危机。
既然灾难无法避免,就让我们携起手来,做好防灾减灾的准备,最大程度地来减少灾难的危害吧。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