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的肝炎防治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目前北京各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水平处于全国最低水平。
2005年,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开展的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地区总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已经由1992年的5.76%下降到了3.02%,15岁以下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仅为0.44%。15岁以下人群乙肝报告发病率已由1990年的13.39/10万下降到2013年的0.27/10万。2013年全市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为5.16/10万,与2012年相比下降了26.79%。乙肝、丙肝和肝炎未分型发病率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为40.71%、44.32%和34.98%。
北京市早在1987年就开始尝试开展母婴阻断乙肝工作。1990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2002年开始实施乙肝疫苗免费接种,并率先在全国实施了10微克免疫剂量和初中一年级新生(12-13岁)加强免疫的程序。2008年北京市又率先在全国将甲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对年满18月龄的儿童免费接种甲肝灭活疫苗。
目前,北京市全面推行孕产妇住院分娩及乙肝筛查,对新生儿按照0,1,6月龄接种三针次10微克乙肝疫苗。对满18月龄的儿童接种甲肝灭活疫苗第一针次,半年后接种第二针次。近年来,全市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甲肝疫苗基础免疫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