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震
(一)地震前的准备
1.检查和加固住房。对不利于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对于笨重的房屋装饰物如女儿墙、高门脸等应拆掉。
2.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固定好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牢固的家具下面要腾空,以备震时藏身;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墙上的悬挂物要取下来成固定位,防止掉下来伤人;清理好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阳台护墙要清理,拿掉花盆、杂物;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3.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 。准备一个包括食品、水、应急灯、简单药品、绳索、收音机等在内的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4.进行家庭防震演练。进行紧急撤离与疏散练习以及"一分钟紧急避险"练习。
(二)地震发生时的自救
1.发生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一般需要几秒到十几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3.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三)灾后的防病
1.确保不摄入受污染的食物和水。特别是对饮用水,有条件的地区要向当地有关部门索取饮用水消毒片,消毒后煮沸再饮用。
2.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餐具和洗脸水等。用过的餐具尽量用沸水消毒。
3.积极参加爱国卫生运动,对自己所在地环境进行整治,正确处理生活垃圾和粪便,不要把垃圾和粪便倾倒在水源附近。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使用漂白粉等对周边环境进行消毒。对孳生蚊虫的积水,可以用敌敌畏等进行消毒。同时,可以投放一定的灭鼠饵料,避免老鼠造成疾病传播。
4.对避险地周边出现的动物尸体要远离避险地和水源地深埋,对已经腐败的,最好焚烧后再深埋。
5.积极接受和参与所在地的各种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掌握基本的防病知识;
6.有病及时就医,如发现周围亲属、朋友出现传染病症状后,及时报告卫生防疫部门。
7.正确认识传染病。地震后容易出现传染病的高发甚至暴发,但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积极主动预防,大规模传染病出现的几率并不大,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周围亲属等出现的小的传染病,只要治疗及时,也完全不会造成流行,不必因此过于紧张。
8.缓解精神压力。通过注意保持日常习惯、及时解决日常矛盾、寻找方法放松自己、向亲朋或者心理专业人员求助、参与娱乐休闲活动、平衡营养膳食等方式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和正确的心态。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