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局

地方疾控工作交流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地方疾控工作交流
突出防控重点 创新防控策略 全力做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
发布时间: 2014-12-22 来源:

  2013年,陕西全省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发病1441人,死亡7人,与2012年相比,发病人数下降了60%,病死人数下降了68 %。主要做法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早安排部
  陕西省卫生计生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防控工作,制定印发《省级专项资金流行性出血热防治项目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秋季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工作要求。2013年制定了流行性出血热等6个重点传染病的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长期规划(2013—2020年),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二、认真开展疫情监测,提高疫点管理质量
  各级疾控中心建立了出血热日报制度。省疾控中心印发文件要求各级疾控机构采取得力措施,加大监测力度。目前,全省在户县等7县(市、区)开展了鼠类出血热感染率和带毒率监测工作,为预测出血热流行趋势提供参考依据。
  三、精心组织疫苗接种,提高重点人群免疫
  一是在高发区县开展适龄人群全程接种。二是在部分高发乡镇按照由表及里的方式开展层状免疫接种。三是在建筑工地开展“灶点式”应急接种。四是对高校既往无接种史的新生免费接种。2011年,省财政厅落实经费4883万元,累计采购出血热疫苗574.5 万支,接种人群190余万人。2013年,因国家和省级出血热疫苗采购经费未及时到位,通过委里垫支的方式保障接种工作正常开展,共采购296万支疫苗,接种人群92万。
  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护意识
  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一是通过官方网站、政务微博向公众传播流行性出血热防护知识。二是在陕西日报、华商报等省内受众广的报纸上设置健康知识专版宣传,普及防控知识。三是印制出血热防治宣传画及折页,共计43万份。四是组织专家接受媒体访谈,支招预防出血热,提高公众自我防护能力。
  五、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死亡
  各地严格坚持属地管理,分级分类救治、首诊负责的原则,通过采取设置定点医院,组建救治专家组,制(修)订出血热诊疗技术方案,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提高医疗机构传染病早诊早治能力。落实对重症病例实施分级分类救治,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最大限度减少死亡。
  六、开展专题研究工作,提供科学防控依据
  陕西省卫计委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有关科研项目,针对出血热人间和鼠间疫情动态和流行规律、出血热病原学特点、疫苗接种后效果观察、疫苗卫生经济学评价等开展专题调查研究,为研判出血热流行趋势、制定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