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坛医院建于1946年,是一所国内外著名的传染病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主要承担除结核病以外的38种法定传染病的诊治、研究和培训任务,在突发新发传染病救治方面承担重要角色。感染性疾病、肝病、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医学4个中心为医院的优势学科。感染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中西医结合学科是国家中一举传染病重点专科,是国家卫计委突发传染病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医院心内科、骨科、普外科、妇产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等综合学科的发展强劲,2014年底医院年门诊量50万人左右,住院量2.3万人左右,逐步发展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以传染病为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北京地坛医院2011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并于2014年成功申请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近几年,医院不断总结创建经验、深化创建内涵、丰富创建内容、创新创建形式,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得到很大提高,2014年共取得“全国优秀医疗机构”、北京市模范集体、北京市援外医疗队先进集体等荣誉。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双丰收,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具体表现是:
首先继承并发扬了关键时刻冲得上去、站得出来,工作中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地坛精神。医院着重加强传染病应急体系建设,医院专家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专家组成员参与制定了鼠疫、登革热、埃博拉等传染病临床诊治、感染控制等标准,多次奔赴全国各地进行业务指导与培训。近三年,医院在手足口、H7N9、埃博拉、MERS等疫情的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代表国家顺利完成3次远非任务。
其次,明确了“专科特色、综合发展”的战略定位,努力缓解传染病人看病难、手术难问题。不断加强综合学科建设,目前拥有34个学科中的27个学科,三年来为艾滋病患者手术200余例。科研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承担科研项目逐年递增,1项科研成果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获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201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再次,涌现出了十八大党代表、连续三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等一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截至目前,我院共有1位十八大党代表,2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2位“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3位“首都十大健康卫士”获得者,2为“首都健康卫士”获得者和2位“贝利·马丁”奖获得者,以及两位北京市优秀护士等一批先进典型。
第四,医院充分体现了公益性。通过加强红丝带之家建设,执行国家对艾滋病人的“四免一关怀”政策,和举办京港澳台艾滋病关怀与反歧视论坛等方式,积极倡导艾滋病反歧视;积极承担援疆和下乡支农任务,与全国70多家传染病院签订合作协议,带动合作医院发展;认真梳理患者意见和建议,改造服务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义诊咨询等活动传播健康知识,服务广大民众;深化十项志愿服务品牌,成功申请市社工委和团中央项目支持,一项获2014年全国第一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医院社会声誉不断提升,传染病专科连续四年排名前三,社会满意度综合排名位居前列,2014年被国家卫计委和人民网等评为“全国优秀医疗机构”,获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集体,获批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站、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
附件:北京地坛医院.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