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单位创建是展现行业形象和机关作风的重要载体,是加强党的建设、全面完成各项业务工作的强大动力。近年来,山东省卫生计生委党组高度重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紧紧围绕卫生计生改革发展中心任务,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在巩固基础、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打造亮点等方面努力探索、积极作为,推动了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和卫生计生事业科学发展。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2015)、全国助残先进集体(2014)、全国离退休工作先进集体(2014)、全国突出贡献青年文明号活动组织单位(2014)、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2013)、全国工人先锋号(2013)、全国爱国卫生先进集体(2012)等荣誉称号,2013年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荣记集体一等功。
一、完善创建工作机制
委党组把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摆上重要日程,成立了以委党组书记、主任刘奇任组长,委党组副主任、副主任袭燕任副组长的委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并将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与机关党建工作及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委党组书记作为文明创建的第一责任人,认真履行领导责任,分管领导靠上抓,对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和成效负直接责任,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自觉做文明风尚的示范引领者。委机关制订了落实文明单位考核的责任分工安排,进一步明确了机关各处室及干部职工在文明创建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形成了文明创建工作合力,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
二、着力推进“五型”机关建设
一是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制定《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带动学习的示范作用,把每周二下午确定为机关党支部集中学习日,为党员干部购买多套理论学习书籍和学习记录本,并通过举办读书笔记展评、学习知识测试等活动,集中展示学习成果,形成以党组中心组为龙头、以处级干部为重点、带动和促进全员学习的良好局面。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后,创新性地开展机关“每月一讲”活动,由委领导带头主讲,介绍卫生、计生政策及相关工作情况,促进了工作融合。
二是加强效能型机关建设。在机关内部,建立科学合理、责任明确的干部岗位职责规范,实行首问负责制、“AB”角制和“一站式”服务,切实解决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等问题。开展“庸懒散”和“门好进、脸好看、事仍然难办”不良作风专项治理活动,购置了密拍设备,组织进行了暗访检查,切实解决机关人员办事效率低下、纪律松驰以及在职不在岗、在岗不负责等问题,促进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和无纸化办公,进一步强化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能。
三是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行简政放权,精简下放325项省级行政权力事项,取消下放比例达79.4%。深入推进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对保留的117项权力事项,进一步优化运行流程,简化办事环节。积极推出多项便民利民惠民服务措施,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开展的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医疗门诊“三增一禁”便民正风行动、计划生育收费“三规范一公开”行动等,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看病就医不方便以及计生乱收费问题,得到中央及省委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的肯定。
四是加强廉洁型机关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委实施办法,制定完善了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因公出国(境)、廉政风险防控等一系列制度规定。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每年确定一个主题,相继开展了“做勤廉表率、促科学发展”、“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增强制度意识、争做执行表率”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设计了机关“廉政文化长廊”,开展“我的身边有一缕清风吹过”征文活动,形成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
五是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严格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发对浪费条例》,以节水、节电、节油、节约纸张和节约粮食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在机关打印室、餐厅、洗手间等场所张贴勤俭节约宣传标语,引导每个干部职工从身边点滴事情做起,自觉养成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分电话费等良好习惯。
三、自觉弘扬践行社会主流价值
一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制定印发《关于在全省卫生系统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施意见》,组织开展“学习雷锋宣传月”系列活动。发挥群团组织在志愿服务中的优势,如开展的青年志愿服务队走进“第一书记”帮包村、“爱心同行·青年文明号送温暖进社区”、青年网络倡文明等志愿服务活动,受到群众欢迎。根据山东省委部署,连续3年选派机关干部奔赴聊城阳谷、菏泽城武等地乡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展抓党建促脱贫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积极开展慈善救助活动,2012年至今,通过机关慈善救助站这一平台,共为86名困难职工发放救助金118万余元。
二是培育和传播文明新风尚。2012年以来,相继推出隋玉涛、李继昌等10名长期奉献在乡村一线的先模人物。联合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举办了第五届大众艺术节—全省卫生系统“喜迎十八大,大医铸精诚”文艺汇演电视晚会,在行业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组织完成“感动山东健康卫士”、“最美在基层—十佳计生工作者”的评选和表彰工作,集中挖掘和宣传央视“特别关注乡村医生”张波,“山东好人之星”—济宁泗水乡村医生刘庆民、见义勇为好护士赵皎皎,优秀基层计生干部赵乐峰等的先进事迹,塑造了卫生计生工作者良好形象。
三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以及医疗、计生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和主要窗口服务规范等,真正让各项规定内化为卫生计生从业人员的自觉行动。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全省卫生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系统行风建设的意见》,凝练出“厚德精医,护佑健康”的山东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与省文明办联合开展“争创文明窗口、争当文明服务明星”活动,引导干部职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文明素养。
四是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沂南县“红嫂教学点”基地和莒南县大店镇省政府旧址,设立全省卫生系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定期组织机关干部进行参观学习。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活动,如清明节组织赴济南英雄山烈士陵园开展祭扫,五四青年节召开“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青年干部座谈会,七一前举办“党旗天下红,践行中国梦”诗歌吟诵,重阳节举办“晚霞生辉夕阳红、同心共筑中国梦”书画展等。组织开展中医药师承、“传承文明共筑梦想”诵读经典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此外,工会、共青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如工会组织的乒乓球、羽毛球比赛,共青团组织的“青春激扬杯”篮球、足球比赛等,丰富和活跃了干部职工的日常文化生活。
四、以文明创建工作成效推动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
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极大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成为推动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全省卫生计生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一是主要健康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分别降至5.54‰、16.77/10万,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7岁。合法生育率保持在90%左右,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2‰、6‰以内,连续23年保持低生育水平。二是首创“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累计439.2万人次受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原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机要参考资料传阅单(《国内动态清样》第3081期)上作出重要批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朝闻天下》、《东方时空》等栏目以及人民网、《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了深入宣传报道。三是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省为单位的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率先建立了规范的省级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制度,让利群众96亿元。创造性开展了公立医院常用药品集中采购,中标价格比实际销售价格下降32.3%,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改革的实惠。
文明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一步,我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精神,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文明办的指导下,继续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突出重在创建、贵在坚持,突出问题导向和改革创新,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整体水平,为我省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