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字体: 【
  • 2015-11-09
宁夏回族自治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宁夏回族自治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ww.moh.gov.cn    
  

    砥砺奋进促文明  医院发展谱新篇

    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成立于1959年,地处宁夏最北端东西北与内蒙乌海市、鄂尔多斯市相邻,南连石嘴山市“一区一县”,服务人口约120万。是一所集医教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三级乙等医院,宁北蒙西区域医疗中心、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石嘴山市、内蒙古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医保定点医院。现有职工870余人,拥有自治区“313”人才3名、市政府特殊津贴2名、市“351”人才46名。博士1名,硕士生导师1名,硕士12名,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以上高级职称人员101名。开放床位710张。目前医院年门诊35万人、住院2.1万人、平均住院日9.3天、均次费用6500余元,在全市同级医院最低,药占比38.2%,在自治区二级以上医院最低,做法及经验在《宁夏日报》刊登。为了给患者就医营造一个舒适整洁的就医环境,医院现投资近亿元新建的内科住院大楼,预计2016年将投入使用,该项目被市委、市政府列入重点建设项目。它的建成将对提升医院整体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就医诊疗环境发挥积极的推进作用。

近年来医院始终秉承“患者至上、质量第一的宗旨,崇尚“自强不息、厚德精术的精神和“不为浮躁之风所动”的文化基因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三好一满意”相融合,不断丰富创建载体,巩固自治区服务型党组织试点单位的服务内涵,取得显著成效。医院连续四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佳医院”等22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一是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党政工作要点。明确党政工团各司其职,成立以护士下夜班到门诊志愿服务2小时的“华棣”服务队,以医学专家每周五下社区义诊的“志美”服务队,以党团员为骨干节假日到乡镇、企业、广场、贫困家庭,“访贫思廉”、宣传健康知识的“朝华”服务队和传递正能量、弘扬正气的“天同”网络志愿服务队。规范服务内容,传播文明风尚,至今参加志愿服务5000余人次、8200余小时,发放宣传册6万余份,为6万余人次服务,撰写、转发、微博、博客、微信3万余条。

二是培育温馨舒适、文明有礼、敬业节俭的和谐氛围。在院庭、围墙、门急诊、病房、LED等醒目处张贴、悬挂崇德修身、向上向善、廉洁自律等内容的文化墙、公益广告、温馨提示牌,制作宣传栏(牌)750余块,规范服务用语、文明行为;改造修缮、绿化美化院庭、256个卫生间,规范车辆停放及卫生间保洁标准,免费提供卫生纸、洗手液;划分消防、保洁责任区,责任到人,做到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星级化、人性化,使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彰显医院文明魅力。

三是制定《开展“道德讲堂”实施方案》,建设场地,制做背景、课程表、感悟墙,规范“七个一”流程,做到“一堂一档”,以科室为单位,每二周举办一次,严格督导。丰富讲堂内涵,将“诚信,责任,感恩,法治“等主题融入其中,诵读道德经典、讲叙道德故事,被惠农区评为“星级道德讲堂”组织党团员到延安、井冈山、西柏坡参加红色教育;开展“守纪律、讲规矩”征文、演讲比赛、《党章》知识竞赛;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工人”、“优秀志愿服务者”、“和谐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好女婿”、“善行义举四德榜”、“德艺双馨好医生”等评选活动,制作光荣榜,张贴醒目处。拍摄“优秀党员”、“德艺双馨好医生”电视片,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

四是开展“学习型医院”创建活动,举办“读书漂流”、“我读书我快乐”、“读书沙龙”、“最感动的一本书”、《唤醒医疗》、《中国医德》读书感悟座谈会和“双爱双共”、“三感”、“和谐团队建设”、“劳动我最美”、“中国梦我的梦”、“阅读、法制、服务、责任、爱岗、敬业”、“守纪律、讲规矩”、“好家风好家训”等主题征文、演讲、微博、经典诗歌朗诵等竞赛,评选“学习型家庭、学习型职工”,开展读书笔记展览,不断打造学习型医院。

 五是积极营造“努力工作,快乐生活”的文化氛围。以节假日为载体,常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连续举办17届迎新春文艺晚会、27届职工排球联赛、足球赛、羽毛球、趣味运动会、广播体操、青年健美操、“卡拉OK”歌手等竞赛。开展“医患沟通”、“我爱我家”PPT竞赛、优质护理情景剧表演、护理辩论大赛、“最美瞬间”、“感动一刻随手拍”等活动。举行“志愿者清明祭祀英烈"、“端午节”诗歌朗诵、“重阳节”老人庆生、“爱惜粮食”、“珍爱地球”、“中秋赏月”、“拓展训练”、青年联谊会,经调查,职工工作愉快率达93.4%

六是全员实行同工同酬同待遇,公开聘任中层干部,选送技术骨干600余人次外出轮训学习;开展“5.15”人才、“十佳职工”、“星级护士”、“最美一线职工”评选。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38,每年召开职代会,职工生老病逝困、退休、婚嫁、子女升学等祝福慰问作为工会关心职工的 “十访”制度加以规范。改造学术报告厅、党群多功能室、职工餐厅。盘活现有人才,制定五年人才发展目标,每个科室按照学位、职称比例要求,培养人才。在西安、上海租房,安排业务骨干到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轮训,三年来已轮训65人次,使宁夏本地培养、国内名院轮训的“杂交”优势在年轻人才中初步显现。聘用“自治区特聘专家”、“技术顾问”、“首席专家”,重奖科研成果、论文、新技术新项目。举办“科技文化周”、“大型学术活动”、开展“名家讲堂”、“群英论坛”、“进修人员汇报会”开展“学科带头人”、“青年拔尖人才”、“新业务、新技术”、“星级护士”、“十佳职工”等评选活动,让职工不出家门就能领略专家的风采;让人才讲专业、展才华;让患者在当地即可得到一流的服务,使专业人员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2014宁夏“首例脑死亡器官捐献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就是在“自治区特聘专家”西京医院袁建林教授的指导下完成,在他们的支持与帮助下,微创肝胆外科已成为自治区优势专科,心脏介入、神经、泌尿外科、消化内科、烧伤科等技术水平在全市领先。

坚持全年无假日门诊和每日专家坐诊,增设挂号窗口,实行电子挂号收费“一体化”,推行采血排号系统,开展导医“迎陪归”服务,“健康讲堂”、候诊厅摆放“遵德守礼”宣传牌,设数字电视,播放自拍的健康宣教视频。开通WIFI、增加自助取货机、播放背景音乐,医技科室实行弹性工作制,开展延时服务。延伸引进内蒙古乌海市、棋盘井镇公交车停靠站,为内蒙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开展“五个一”服务、护士长首尾负责制,公示出入院、医保办理、复印病历、投诉、医患双方拒收红包承诺书签订流程及服务项目、药品价目表,为患者提供“一日清单”。应用信息化对病历质量、抗生素使用、高值耗材严格管理,控制不合理费用。手术室推行术前访视、术中陪伴、术后回访;为产妇赠送祝福卡;为病人读报、讲新闻;制作“急救提示卡”、“医患联系卡”;拍摄新生儿沐浴抚触、母乳喂养等育儿知识及健康宣教视频。成立“六大中心”(药品材料配送中心、洗涤中心、勤务中心、后勤保障中心、静脉配液中心、洗消供应中心、)“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借鉴香港护理模式,总结出“十个点”、“十个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护患、护护“双温暖”行动,同时开展“微笑天使”评选及健康教育、辩证施膳等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活动;成立医患沟通办公室,规范医患沟通流程,开展医患沟通技巧培训、“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研讨会”,举办医患沟通情景剧、PPT竞赛,增设“医患沟通园地”文化牌,搭建沟通桥梁,增进医患间的理解与信任。20136月至20146月调解医患纠纷10例,同比下降48%、赔付金额6.1万元,同比下降89.6%20146月至20156月实现了“零赔付”。

  八是广泛开展扶贫帮困,关爱救助等各类公益活动。与学校、社区、消防中队、公安等单位开展“大手拉小手”、“拥军优属”、“送温暖、送健康、送医药、送技术”、“六进六服务”、“访贫思廉”等活动;结合医疗联合体工作的开展,在结对的4个村镇开展帮扶、义诊等活动,并对贫困村民、五保户进行慰问,受到村民的称赞。真情救助贫困大学生爱心助捐3万余元。扶弱济困献爱心活动2次,共捐现金10万余元。系列活动的开展,有效调动了职工文明创建的激情,使广大职工在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以此推动了医院文明单位和文明行业创建工作,促进了医院持续发展。

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程,我们将以此次验收为新的起点,以更加清晰的创建思路、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推进文明单位的创建,积极整改,不断完善,使创建活动更扎实,更有效。

相关链接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