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字体: 【
  • 2015-11-11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ww.moh.gov.cn    
  

夯实基础抓质量  以人为本促发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卫生部部属的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创建于1937年,始终秉承“一切为了病人”的中山精神,倡导“严谨、求实、团结、奉献”的院训。以十八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加强“四风建设”,以人为本,凝聚合力,强化管理,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医教研管理工作水平,以严谨的医疗作风、精湛的医疗技术、严格的科学管理和优良的医德医风享誉全国,同时着力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为国内外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积极参与历次抗击自然灾害和保障世博会等重大工作,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医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党政齐抓共管,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紧密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贴心服务患者理念紧紧结合起来,把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与医院文化建设融合起来,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和文明程度,促进和推动医院新一轮的发展。2013 年,刘延东副总理来院考察,对中山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医师培养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近年来,医院获得了一系列国家级、部市级的荣誉称号:2008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是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2011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4年又经复查合格,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连续多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及“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文明单位”的称号;2012年樊嘉院长获得 “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称号,葛均波教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医院被评为全国最受欢迎三甲医院、上海市院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检验科获得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内镜中心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等。

  一、 以人为本,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力

  (一)深挖潜力,大胆创新,关注细节,以病人为中心,提供温馨、便捷、优质服务。

  医疗质量是医院服务的基石。医院高度重视医疗质量的控制,以“质量安全情况评价工作”为契机,查找不足,改进完善,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加大投入建设数字化医疗信息系统,包括电子病历、门诊医师工作站、网上会诊、手术预约等网络系统,在规范医疗行为的同时,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2010年,医院获保柏“管理质量服务”国际认证银牌,这标志着本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整体管理水平达到了与国际接轨的品质。

  持续推进全院“质量持续改进活动”。2012年,医院试点开展质量持续改进活动,以质量组为管理工具,质量管理小组为单位,实现全院参与质量持续改进,挖掘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的潜力。在首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中,医院选送的四个圈分获一等奖,二等奖和优胜奖,时任中山医院院长王玉琦获得院长贡献奖。2014年,医院围绕“通过精细化管理持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效益”主题,继续开展第四轮质量持续改进活动,从实际出发,结合各自的工作,组建质量圈,对科室和医院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从中选出2个质量圈代表参加第二届全国品管圈大赛,最终分获一等奖和三等奖,樊嘉院长荣获2014年“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先进个人奖”。

  狠抓医疗质量,管理成效显著,无数的医疗科研新技术、新成就让同行瞩目。通过临床新技术应用大赛等形式,先后推出了百余项深受患者欢迎的新医疗技术。由此,学科建设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一项项科研成果为医院发展积蓄了后劲。目前,中山医院拥有1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消化科、检验科、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护理、中医脑病科、呼吸内科、肾病科、普通外科、重症医学科、肿瘤科、医学影像科、器官移植科、急诊医学科和神经内科。牵头985工程三期重点建设项目3项,拥有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2个:心血管病和肝肿瘤临床医学中心。医院多个科室还参与了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学科建设。鲜明的专业特色、雄厚的医疗实力,使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扩大,医院先后成功地举办了一系列高端国际医学论坛。

  医院注重人性化服务,从细微之处体察和满足病人需要,推进“关爱患者、从细节做起”文明主题活动,持续开展“改善服务年”活动,通过换位思考,寻找服务中的盲点和不足,在落实推广十项服务举措的基础上,又推出新十项举措。“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加强与辅助科室的密切协作,为患者选择最优的治疗方案,赢得最佳的治疗时机,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建立术前访视宣教画册,形象直观地将术前注意事项及安全事宜做出全面介绍,使得患者对陌生的手术室环境的恐惧心理得到缓解。“‘一册在手,看病无忧’的门诊手册”获得2013年上海市卫生系统“关爱患者,从细节做起”服务举措奖。

  医院每二年在全院开展的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奖、金点子奖”评选活动,不仅加强了职工的创新意识,更让数十项方便患者、优化服务的项目得到推广实施。“创新奖”和“金点子奖”评选活动已成功开展四届,每届评选工作都阶段性地总结了工作中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宣传和展示了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建立了建言献策常态化的机制,旨在不断推进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

  门急诊部一直致力于建设快捷便利的“医疗高速公路”,以温馨有序“入口服务”为管理亮点,建立起长三角地区患者“一日就医”模式。医院通过改造自动扶梯、完善标识系统、调整门诊布局、医学检验大提速、启用信息化预约平台、自助机自助预约及落实预约诊疗工作等具体措施,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优化服务流程,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人在医院内的无效往返和等候时间,大大节省了就医成本。深化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预约转诊合作,20138月,与徐汇区卫生计生委及所属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署协议,正式确立合作关系。门急诊部的“一日就医”快捷化服务模式,获市卫生系统首批世博品牌奖和上海市世博服务品牌奖。

  护理部继续推进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继续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坚持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必须由护士来完成,并将分级护理的细化标准公示在病房显要位置;坚持监护室无陪护、无护工,承担所有基础护理,减轻患者家属的负担。2012年我院被评为上海市优质护理先进医院,肾内科被评为全国第一批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和上海市优质护理先进病房。《新<分级护理标准>在临床应用与推广》项目获第三届上海市护理工作改进成果奖。经过澳大利亚循证护理中心(JBIJoanna Briggs Institute)严格评审,本院成为“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证据应用基地”,这是我国首个循证护理实践的证据应用基地。我院护士运用循证依据对重点病人加强评估,加强跌倒和危重病人眼部护理。

  (二)拓宽渠道,教育引领,树立典型,多形式加强职工素质教育。

  中山医院在发展过程中树立了“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致力于建设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营造一个有利人才成长的环境。医院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思想武装职工的头脑,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学习,进一步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全面提升职工素质。

  医院注重加强对全院职工的医德医风教育,建立健全医德医风管理体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责任制管理。加大惩治商业贿赂的力度,建立起中山医院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成立治理“小金库”和财务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坚决查处和纠正各种形式的“小金库”,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我院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得到国家审计局的好评。2007年起,医院为全院职工建立起医德医风电子档案,综合考评全院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所有中层干部签订岗位责任书,增强干部、职工责任感;培育和树立先进典型,在全院形成了“人人学先进、人人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中山医院历来重视员工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继续教育从入院伊始的新员工抓起,而人才培养按阶梯模式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使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成长舞台。对新职工、主治医师及高级专业技术、职能部门等各类人员,通过集中和分层次培训,积极探索员工培训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举办中层干部高级管理研修班,接受医院战略管理、医院服务营销、医院质量管理等知识的系统培训,提高医院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举办全国第一个护士长管理高级研修班,选派护理人员赴台湾学习培训,积极探索护士长培训新模式。经过多年的耕耘,医院的人才梯队建设更加完善。目前,医院不仅拥有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和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等高端人才,还有进入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科委启明星计划、教委曙光计划和卫生系统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等等各类人才培养计划的青年才俊。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发各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干部“创先争优”激情,院党委在全院范围内开展2012-2014年度“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活动,评选出10个先进党支部、11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45名优秀共产党员。此次评选工作进一步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推进了医院各项工作。同时党委还组织发出“志愿服务1小时,和谐医患献爱心”活动倡议,党员同志们利用休息时间到门急诊区域为老弱病患、行动不便的群体和需要帮助的患者提供帮助。

  (三)真情奉献,服务民众、支援医疗服务彰显社会责任。

  医院始终坚持公益性医院办院宗旨,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实现了“立体综合模式”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方式,20余年始终处于“领头羊”地位,形成了医院文化新品牌。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作发展、共同提高”的理念,院党委积极参加徐汇区区域化党建工作,发挥优势,促进和推动区域发展和建设,与徐汇区卫生计生委签定共建“上海市全科医生实训评估基地”协议,为培养全科医生,提高上海市整体医疗水平尽力。医院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义诊活动和健康讲座培训,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将健康教育延伸到了全社会,力求使受众达到最大化。医院继续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广播新闻中心、徐汇区区域医疗行业、枫林社区平江居委等单位、社区开展共建活动,并与对口援建的云南省富源县签订文化共建协议,共建精神文明,争创共建先进单位。

  医院积极参加国家和上海市的各项医疗援助项目。中山医院作为青浦区“三下乡”活动的支持者和实践者,与青浦区建立支援对口关系已达半个世纪,医院派出多个学科主任、骨干与青浦中心医院签订共建协议,为青浦区的医疗卫生和医学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作出了重要贡献。医院在完成了对富源县人民医院三年的对口支援后,于20134月正式签订了为期三年的第二轮对口支援协议,指导完成了富源县创建二级甲等医院的目标。对于三年的对口支援工作,当地省、市、县领导对援建效果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三年来,医院先后派出了多支国家医疗队赴“老、少、边、穷”地区开展巡回医疗、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医院还与受援医院达成了多项协议,加强帮扶,努力为当地建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援摩医疗队、援疆医疗队、援藏医疗队继续开展各项对口支援工作,巩固援建成果。

  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活动,探索志愿活动内涵的深化和外延拓展,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管理制度,丰富服务内容,积极申报上海市志愿者基地并获通过。在门诊志愿服务、急诊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各类义诊、援建医疗服务和各类专项志愿服务六个层面继续推进志愿者工作。向院内职工和社会人士发出招募号召,扩大志愿者队伍。201466日,来自枫林社区的26名志愿者在我院接受了岗前培训,正式加入中山“绿叶”志愿者大家庭。六年来,中山志愿者服务队设立了“关爱孤寡老人”专项内容,定期看望、不定期走访,利用医学专业开展医疗保健服务,并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关心和精神支持。实践与科研结合,开展志愿服务理论研究,重视志愿者文化建设,逐步建立医院志愿者工作的科学管理模式。

  积极开展红十字工作,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制定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制定医院红十字各项规章制度。400多名医院在职职工招募成为红十字志愿者。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医院宣传栏、长廊电视、网络、院报等宣传平台,向职工发放《红十字知识简明读本》和《现场初级救护手册》。20127月接受上海市红十字工作检查小组现场评估。201458日,在第67个世界红十字日,我院又有83位医务工作者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2005 年我院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已有636名医务人员加入中华骨髓库,他们给血液病患者带去了更多的希望。在201311月和20148月,我院有2名医务人员,成为上海市第288例及30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们无私捐献出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两名血液病患者因他们而看到了生命的曙光。

  二、 凝心聚力,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受力

  “我”为中山添光彩,中山为“我”而骄傲,中山医院拥有强大而富有凝聚力、能够传承的内部文化,广为职工所认同。中山医院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已有20多年并保持至今。围绕医院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各种文化建设活动,发扬职工主人翁精神,培育优秀服务和文化品牌,形成中山医院独有的特色。包括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如每月二期的《中山医院报》、先后创办的中山医院网、中山党建网、中山青年网、研究生之家网站等;积极开展多种文化创建活动,包括杜鹃花节、体育节等活动;结合世博会、建党九十周年等契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还先后组建话剧社、羽毛球队、篮球队等社团组织。有声有色的各类文化活动大大促进了医院职工队伍的建设,形成一股合力,加快了医院各方面的建设。

  医院关心职工福利,想方设法改善职工生活。我院涉及职工福利、职工关心的财务管理、人事管理、领导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收入情况等内容,通过职代会和院务公开栏等形式及时公开。

  2014814日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黄红等部门负责人来我院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指导,黄书记充分肯定了我院“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文化内涵,以及自建院以来为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中山医院全体职工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医院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坚持公益性的办院方向,坚持为病人服务的宗旨,坚持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举措,坚持走有中山特色的学科和人才建设之路,以病人利益和需求为出发点,在平凡工作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积极探索和实践大型公立医院的改革发展和运营机制,进一步深化各项管理举措,夯实基础,内增活力,外增推力,投身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提高医院的文明程度和水平,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温馨、舒适、便捷、放心的医疗服务。

 

附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ppt

相关链接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