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四满意,创建一和谐,引领党政联手双促双发展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始建于1955年,是全国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和唯一一家中央保健中医专科医院。医院现有职工1413人,基层党支部37个,党员741名,临床医技科室52个。作为医疗服务窗口单位,广安门医院在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按照“四满意一和谐”(让人民群众满意,让医务人员满意,让管理部门满意,让保健服务对象满意,最终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工作思路,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全面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文化公益事业。
多年来,我院党委领导坚持党政联手齐抓共管,一手抓医院业务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面用医院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基础,一面用精神文明促进医院发展,使广安门医院成为全国中医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获得累累硕果。我院已连续3届保留“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自2002年以来已连续多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首都文明单位的“双文明”单位,以及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标兵、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的“双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2014年,精神文明建设再创佳绩,荣获中央国家机关第二届“创建文明机关 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先进集体以及北京市卫生计生委颁发的“我的梦·中国梦”突出贡献单位荣誉称号。现将近年来我院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工作汇报如下:
一、公开承诺,提供优质服务,最终实现“四满意一和谐”
让人民群众和管理部门满意。作为窗口服务单位,我院秉承“四满意一和谐”的服务理念,实现医务人员公开服务承诺,做到“诚信服务、礼貌待人”。2014年,我院的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患者的认可,荣获中央国家机关第二届“创建文明机关 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先进集体。精神文明建设有力地推动医院的发展,并且得到了患者的广泛好评。多年来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满意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仅2014年,医务人员共收到患者表扬信367封、锦旗和牌匾256面。
让保健服务对象满意。作为中央唯一的保健定点中医专科医院,我院旨在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现已有13人被聘任为第四届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为做好保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落实医改“进机关、进企业、进部队、进社区、进学校”的要求,自2009年以来,我院相继成立了驻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审计署、中国石化、公安部门诊部,改善了干部职工的医疗保健条件,2014年内诊疗10022人次。作为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指定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机构,我院开设并不断完善两院院士医疗保健绿色通道,自2013年至今门诊量达 296人次,得到两院院士们的高度评价。
让医务人员满意。医院十分关注医务人员身心发展,在原有游泳、羽毛球、篮球、瑜伽等兴趣小组的基础上,还增设了声乐、摄影、书画及广场舞活动等小组,丰富了广大职工的业余生活。心理科专家还专门开设讲座,为医务人员做好心理疏导,并就如何观察与应对精神异常的患者做出指导。在医务人员的职业发展方面,医院更是积极创造条件并给予支持,已经陆续开展三基知识竞赛、梅奥项目、广安讲坛等多项活动,营造我院职工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尽量不占用临床时间开展学习,继续增加多种不同形式的职工学习机会,在护士职业前景规划方面,我院人事处推行《奖励优秀合同制护士转为正式编制职工的实施意见》,不断完善了院内人事管理和职业前途规划等方面的制度。
二、践行医改,规范管理制度,实现业务与文明双丰收
规范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医院目标化、精细化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院本部签发的医疗质量目标责任书,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和人才引入机制。管理方面得到了广泛认可,继获得ISO9001、15189、英国保柏质量认证后,我院又与招商信诺等三大国际医疗保险服务公司签署医疗服务和支付协议。近年来,我院还力争通过JCI国际医院认证,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
业绩显著突出。广安门医院集医科教于一体,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进步,逐步树立了公众认可的广医品牌。仅2014年,医院门(急)诊总量达4225135人次,日均门(急)诊量16865人次,出院26053人次,业务总收入21.65亿元。在科研方面,共计承担中国中医科学院及以上课题242项,在研科研总经费1.71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标 2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91篇,发表SCI收录论文83篇,影响因子273.987分,出版学术著作28部,获得省部级奖12项,地市级奖3项。落实依靠服务老专家、提拔重用中青年骨干、培训培养新职工的理念,给予经费和硬件支持,不断培养壮大人才干部队伍。
探索惠民新途径。2011年,我院在北京市中医系统率先尝试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协作的新模式,成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按照“统一管理、单独核算”方式,执行四同原则,推进医院本部与南区的实质性融合,让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知名专家的诊疗服务,真正缓解了百姓“看病难、找专家难”的现象。促进医院由传统医疗服务模式向电子化、网络化、社会化医疗服务模式转变,优化患者就医流程,继续推进“银医二期”项目,扩大自助服务量和服务范围,增设3处自助服务区,增加25台自助服务器。实施“京医通”,推动线下诊间结算模式,针对非医保患者实现预存储值、开单、治疗、缴费一条龙就诊服务。启动支付宝合作项目,利用移动支付技术,推动线上挂号、缴费实时结算模式。
三、以人为本,弘扬雷锋精神,实现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
弘扬雷锋精神。在创建全国文明单位过程中,我院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精神文明暨医德医风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做到精神文明工作能够及时有效地传达与执行,建立责任制,形成协调统一的管理办法。多年来,我院坚持开展学雷锋活动,把雷锋精神贯穿到日常工作开展之中,通过开展文明科室、文明岗位、文明职工等评选活动,激励全院职工参与其中,职工知晓率达100%。
成立志愿服务队。我院专门成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实现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向社会提供中医药卫生专业志愿服务。医院现有在职职工1413人,注册志愿服务队队员达537人,占员工总数的38.01%。2014年,我院已全面落实学雷锋志愿者队伍登记制度和志愿服务活动管理制度,还在志愿北京网站上开展了招募志愿者活动,目前为止现已组织了12次义诊服务,受益人数达1200余人。自2010年10月起,我院利用退休职工熟悉业务、工作耐心细致、医德过硬等特点,发动离退休职工加入志愿服务队,共有70余人参加活动,开展了导医志愿者服务,为广大患者提供便利服务。
对口支援、扶危济困。在开展对口支援服务方面,我院继续按照中医药对口支援方案要求不断加强城乡共建。多年来,与门头沟区、西城区等北京区县、西藏自治区、新疆、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河北省等地区持续开展对口支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查房、学术讲座,优先接收进修医师,培养中医骨干人才。继续实施河北省“杏林千人培养工程”项目,培养优秀骨干人才。在四川雅安地震、甘肃岷县泥石流等突发灾难的医疗救助方面,我院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第一时间部署救灾捐款及医疗救助队准备工作。此外,全院职工已持续多年参加“爱在西城”社会捐助活动,每年都会为偏远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捐赠衣物和善款,充分体现出广医人的互帮互助奉献精神。
四、树立典型,开设道德讲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先进,做先进。我院拥有着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如:国医大师路志正、刘志明,全国医德标兵薛伯寿,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林洪生,全国首届百名优秀护理标兵张素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宋坪、冯玲、刘宏潇,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王宜,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王阶,卫生部、团中央级“青年文明号”心血管科,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肿瘤科十五病区等。这些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的示范作用不仅能凝聚队伍、推动工作,更是促进形成了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良好风气。
开设道德讲堂。“道德讲堂”是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一项创新举措,对弘扬清风正气、传递正能量有着积极的意义。我院把每周一次的院周会作为“道德讲堂”的基本载体,适时进行授课,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北京精神为重点,采用视频播放、会议通报表扬等方式,认真学习全国道德模范贾立群以及院内外的先进感人事迹。此外,还在院区、食堂等公共场所,张贴大幅的遵德守礼、孝老爱亲海报,并且通过电子显示屏播放“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有礼北京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公益广告,在宣传栏、0A办公系统将表扬信、锦旗及院内先进感人事迹进行通报表扬,营造了浓厚的道德文化氛围。
文明传播使者。2013年以来,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组织的职工宣讲系列活动在全市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我院在“我的梦·中国梦”系列宣讲活动中表现突出,作为唯一一支特色宣讲团,在本行业范围内进行了10场次的巡回宣讲活动,旨在弘扬新风尚,传播正能量,得到了广泛好评,并最终获得“优秀宣讲团”、“突出贡献单位”的殊荣。以管理部门、网络中心为主题,我院还组建了网络文明传播小组,他们通过网站、微博、博客、微信等形式,围绕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生态文明建设和与职工工作生活关系密切的主题,充分利用网络阵地传播正能量,目前为止已发表微博1524条。同时,我院还通过中国文明网——这个面向全国的平台,发布院内动态、感人故事、先进集体等消息。
五、强化内涵,形成长效机制,继续加强学习型单位建设
关注文化建设。为丰富医院内涵,我院发放了院训手册、文化读本,做到人手一本。在职工培训过程中,组织学习了院训、院歌、核心价值观、医院愿景和发展战略等内容,积极践行“广安广博至精至诚”的理念。党委关口前移,把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培训放在了新职工入职培训会上,制定了广安门医院医务人员行为规范“九做九不做”,并将文明服务纳入绩效考核标准之中。
营造文化氛围。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工会还举办了具有特色的“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如:清明之际开展中华古典诗词吟诵及清明文化宣讲活动;三八妇女节邀请专家为院内妇女同志做着装礼仪培训;重阳佳节参与“关爱失独老人,游植物园赏菊花”活动,等。在每个建党周年之际,我院基层党支部都会举办各具特色的支部活动,如药剂科支部的“学十八大,做广医人,圆中药梦”主题活动,皮泌、消化党支部联合组织的“重走红军路系列活动—参观毛主席故居”等。此外,医院多个部门组织了文明科室、文明岗位、文明职工等评选活动,如两优一先、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十佳护士、十佳中青年医师等评选,全院职工普遍参与其中,知晓率达100%。
加强学习型单位建设。自2010年起,我院党委专门为37个党支部设立了支部书架,每年定期征求支部意见,增添书目,至今共计发放图书1000余册,收回党员读书心得体会200余份。多年坚持每月召开支部书记例会,通过开展支部书记讲座,从而不断健全我院党支部的学习制度和考评机制,保障我院学习型单位建设的有效进行。为夯实临床基本技能,锻炼人才队伍,营造“学经典、背经典、用经典”的良好中医氛围,到2014年我院已圆满完成3届“广安杯”金匮知识竞赛。在院内人员的业务技能提升方面,我院还组织开展医、药、护岗位技能大赛,各部门召开相关工作培训,如科研处组织召开的科研论文写作培训会、院感办召开的关于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范和应对的培训等,使学习成为广大医院职工日常工作的常态化环节。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精神文明建设有力地推动医院的发展,在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下,全院职工铭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营造出“学先进、做先进、讲奉献”的良好氛围。我们将把荣誉作为新的起点,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撒播热情,继续传承文明的火种,把群众满意作为改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思路上求新、求变,加强医院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开创文明创建和医疗业务的新局面,引领职工努力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