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创建和谐医院
甘肃省肿瘤医院(省医科院)是集医疗、科研、教学、肿瘤防治、卫生信息化建设为一体的医学科研及肿瘤防治机构。为全省第一批省属重点科研院所、兰州大学附属肿瘤研究中心、兰州大学生物学甘肃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甘肃省重离子束治疗肿瘤临床研究基地、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现有基层党支部12个(含离退休支部),中共党员397名,其中在职党员326名,离退休党员71名。有团支部5个,共青团员458名。
现开放病床1200张。共有60个科室,行政职能科室11个,临床科室23个,医技科室11个,科研科室7个。
拥有国务院特贴专家4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领军人才19人,学科技术带头人30人,博士10人、硕士100余人。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打牢创建基础
为了使精神文明建设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医院党委致力于建立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一是强化领导机制。建立了“一把手”负责制,完善了领导分工负责、定期议事、监督考核及会议制度。二是完善奖惩机制。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各科室的全年工作目标以及各级领导干部的奖惩、聘任、竞岗、绩效工资、奖金挂勾。三是建立目标机制。做到长远有规划,近期有目标,阶段有检查,年终有考核。四是健全督查机制。公开举报电话,聘请社会监督员,最大限度拓宽社会监督。
二、紧贴重点,以人为本,提高思想素质
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紧紧围绕转变职工的思想观念,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在全院开展了抓改革、抓教育、抓建设、抓培养、抓活动、抓管理的“六抓”活动。
抓改革 在全院进行了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采取“竞争上岗、民主测评、党委研究、院长聘任”,从副院长到中层干部实施全员竞聘上岗,专业人员和一般干部也实行了双向选择,有效调动了全院职工的积极性,有力推动了医院的快速发展。
抓教育 一是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宪法》和各种法律法规,并结合医院的中心工作、党(团)建设及重大节日进行专题教育、典型先进人物宣传。二是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内容的“四德”教育。三是开展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医院的“好职工”、家庭的“好成员”活动。四是深入开展“三争、五做、八带头”和“中国梦”的专题学习教育。五是在全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和领导班子受到了教育,达成了共识。
抓建设 一是把医院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确立了院训、管理理念、经营理念、服务理念、科研宗旨、医院作风、职工警示、奋斗目标等内容。二是注重道德讲堂建设,成立了开展道德讲堂建设活动领导小组,下设道德讲堂办公室,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三是狠抓基础性建设。门诊、住院部综合大楼建设投入4.2亿,现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抓培养 一方面,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努力营造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科研、医疗各学科有影响的领军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坚持改革创新,使医院的人才在专业之间、科室之间得到协调发展,比例趋向合理。
抓活动 围绕巩固文明单位基础和医院形象建设,成立了“抗癌俱乐部”,开展了争创“文明科室”、“文明职工”、“五好文明家庭”活动;开展了为患者献爱心的“五心”活动,并积极参与兰州市西湖街道开展的“民情流水线”工程活动,为贫困居民捐款2万余元。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歌咏比赛和文艺演出,活跃了职工的文化生活。积极参加献血活动。医院曾被省科教文卫工会评为“甘肃省先进职工之家”,被中国科教文卫体工会评为“全国科教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之家”。
抓管理 制定了文明公约、道德规范、医德医风守则、文明行医准则和制度15项。一是大力推行“医患沟通制”,改善医患关系。二是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建立了干部廉政档案。
三、突出特点,塑造形象,提高队伍素质
近年来,医院党委一班人从自身形象做起,狠抓医院五种形象的塑造,从而,树立了良好的医院整体形象。
(一)塑造团结务实的班子形象。
一是注重培养团结型的领导班子。工作中党政分工不分家,团结协作,大事同商量,小事勤通气。党政一把手的密切配合,对班子的团结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二是注重培养服务型的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对个人名誉、地位、利益想得透,看得淡,把手中的权力放在合适的位置,一心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服好务。三是注重培养务实型的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空话不说,虚事不做,不搞花架子,不摆官架子,一心一意为医院求发展,全心全意为职工谋利益。四是注重培养廉洁型的领导班子。严格恪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若干规定》,坚持做到请吃不到,送礼不要。安排工作讲廉政,检查工作查廉政,汇报工作谈廉政,落实工作抓廉政,总结工作议廉政。建立了领导干部廉政自律档案。五是注重培养民主型的领导班子。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凡涉及重大决定,如人事任免,干部聘任,大额资金使用,重要工作安排等,都要经过集体商量,民主决策。会上大家开诚布公,畅所欲言,会后坚决执行,不折不扣。
(二)塑造模范带头的党员形象。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加强党员骨干队伍的教育,一是每年坚持开展“双优一文明”评选活动;二是开展“奉献一片爱心”为患者开展义诊活动,并为本院职工肾移植患者捐款4万多元。近年来,各种捐款达50余万元;三是积极开展“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四是积极开展推优入党工作,发展新党员;五是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培训。六是开展了“树立党员形象、展示党员风采”的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确立了党员示范岗12个,并实行了共产党员挂牌上岗。七是坚持在全院开展了争创“十佳医生”、“十佳护士”、“十佳科研能手”的活动,在全院掀起了一个学习3“十佳”先进人物的热潮。
(三)塑造文明行医的白衣卫士形象。
一是积极开展“百姓放心医院”活动。近年来,医院未发生过任何重大医疗事故和责任事故,在全省医疗质量检查评比中多次获得第一名,获得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称号。
二是实行了“向社会服务承诺制”。制订了《向社会服务承诺实施方案》,医院与各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与科室成员层层签订《行风建设承诺书》。有17名教授、专家联名向全院医务人员发出了“拒收红包回扣,严守医德医风”的倡议书。还制定了四个承诺,即医生的承诺、护士的承诺、科研工作者的承诺、行政人员的承诺。同时,还制定了“三好一满意”量化指标25条,并认真贯彻落实。
三是努力为患者减轻医疗负担。一方面,在全省卫生系统率先建立了五个排队制度,是全省各级医院中第一家实行了五个排队的医院。另一方面,坚决纠正过度医疗,制定单病种限价,开展临床路径试点工作。通过这些举措,一是遏制了过度诊疗造成的高收费,二是减轻了患者的负担,药品比例下降了10个百分点。
四是坚持多学科联合查房。多学科联合查房在历年医疗质量督查及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中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及各位专家的好评。通过多学科联合查房,促进了科学诊治和规范用药,提高了医疗质量,保证了医疗安全。
五是举办新医生“授听诊器”、新护士“授帽”宣誓仪式、《我爱我院》主题演讲等一系列职业素质教育活动。近年来,有多个科室和个人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省巾帼文明岗”和“甘肃省三八红旗手”、甘肃省“十大陇原骄子”称号。
近年来,在员工中未发生刑事案件、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等问题。
(四)塑造文明优质的服务形象。
一是实施了“医患沟通制”。制定了从病人进院到出院各个环节的服务流程规范共60多项。明确了各个环节的服务要求,倡导文明服务用语,禁止使用禁忌用语,如《医患沟通服务规范》、《员工言行规范》、《医患沟通护理服务规范》等。还通过测评、问卷调查、随机走访等途径,进行满意度调查。今年,我院的患者满意度从95.24%提高到目前的98.62%。
二是开展“优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的系列活动。举行业务技术技能评比竞赛和岗位大练兵活动,选派护士长前往酒泉宾馆参观学习,推行宾馆先进的服务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行了“金钥匙”和“温馨提示卡”服务,通过设立门诊引导员、在候诊区安装电视、宣传健康知识等,不断优化服务流程。
三是开展预约挂号服务。开通了网上预约、电话预约、现场预约、绿色预约(绿色预约就是对外地来医院就诊的患者给予及时预约就诊)四种预约挂号,并利用通告牌、院信息网、报纸等公布预约电话及相关事项。同时加强门诊信息公开和咨询服务,制定门诊预约诊疗服务挂号流程及活动措施,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有效就诊率。
四是要求每一位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坚守岗位,微笑服务,随叫随到。在行医中不准吃、拿、卡、要,不准私自乱收费,不准收“红包”、拿回扣,更不准搭车开药和开大处方。
五是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走进社区,融入孤寡老人生活中,开展了以“服务进社区、冬日送温暖”为主题的献爱心活动,举办以“家庭中的健康行为”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慰问孤寡老人并为她们查体。还组建了我院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创建了我院网络文明志愿者QQ群(232662011),为青年职工的交流和沟通搭建了较好的平台。近年来,有多个科室和个人分别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甘肃省青年文明号”、“全省青年文明号集体”和“甘肃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五)塑造优美舒适的环境形象。
注重抓环境优化,下大力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和条件。我院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差,土地面积小,住院部大楼还是25年前的老楼,住院床位紧张,患者就医环境条件差,严重束缚了医院的发展。为了尽快解决患者就医环境,加快医院发展,我们实施了门诊住院部综合楼项目。大楼自2009年12月开工建设,占地面积2350平方米,建筑面积46212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21层,裙楼5层,设计床位800张,配套各种医疗设备计划投资1.5亿元,共计投资约4亿元。目前,新大楼已顺利投入使用,大大缓解了人民群众住院难的问题,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患者的就医环境。
四、注重建设,促进发展,打造特色医疗
一是加大投入,积极引进先进医疗设备,改善医疗条件。近年来,随着新大楼的投入使用,投资总额达9.79亿元,全院1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144台(件),医疗仪器总值2.82亿元,医疗用房建筑面积64212平方米。
二是狠抓重大项目的开展。与中科院近物所合作进行重离子束辐射治疗癌症的高新技术开发研究;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肿瘤基因多态性研究中心;肿瘤组织资源库建设;全国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项目;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甘肃省肿瘤随访登记项目等。
三是建立甘肃省医药学应用基础研究与开发研究基地。投资400余万元新建科研大楼1600余平方米;投入800万元更新科研设备,创建“流动、开放、共享”的生物医学基础科研平台。经过艰苦努力,被省科技厅确定为全省第一批重点科研院所。
四是我院与兰州市城投公司正式签约,在今后两年时间内,共同建设以重离子治癌为特色的专科医院——兰州肿瘤医院(我院东院区)。设计床位1800张,分三期建成,目前,重离子治癌专用装置及配套设备已开始安装调试。
五、深入基层,服务民生,做好“双联”工作
自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我院依据“双联”行动有关工作要求,迅速行动,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把“双联”工作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来抓,确保了“双联”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是在村干部的帮助带领下,我院入户干部分组逐户走访了解联系户的基本情况,召开村民座谈会,发放民情连心卡,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分16批次深入联系点开展帮扶工作。三是出资12万元为朱张村、中华村建设2所卫生室。目前,村卫生室已投入使用。四是为兰州市七里河区为我院确定的“双联”工作帮扶点黄峪乡中庄村捐资6000元,硬化道路740米;为该村小学生捐课外书籍165册。五是开展送温暖活动,全院广大干部职工共捐衣物1700余件;为两村70岁以上老人发放冬季御寒羽绒服122件;为小学生配置双肩背书包125个;保温杯125只。还为80岁以上老人每人送上了1000元慰问金;为20名大学生每人资助了1000元学费。总价值达10万余元。六是向村中心小学,捐赠价值18000元电脑5台;为村医配发了工作服;为村小学生赠送了平常稀缺的课外书籍,达到人手一本;为村委会送去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辅导材料。七是开展“双节”慰问活动,向朱张村163户村民每户一床太空棉被,价值25600余元。八是开展义诊活动10余次,诊治病人1500余人次,捐赠常用药物价值约9000元。九是为静宁和迭部县医院建立重症监护病房。目前,已为静宁县医院配置心电监护仪3台,价值约58500元。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为帮扶村硬化道路两条,达20余公里;新开田间道路24公里;修建了文化活动广场和村民文化活动中心2处,并实施了亮化工程,竖立太阳能路灯50盏;新修加固塘坝3座;衔接惠农贷款60万元;在双联村实施苹果大苗栽植结构调整,购买苹果大苗5000棵,栽植苹果大苗2000亩,提高了人均果园面积;为朱张村、中华村各建成一所标准化村卫生室,配备了医疗办公设备;为静宁县医院帮扶建立了120监护室,捐赠多参数心电监护仪3台。多次为细巷卫生院捐赠了药品及医疗器械,争取国家及省上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建设以及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使当地群众健康水平得到很大改善,为百姓的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三年来,已向朱张村投资、捐款、捐物、配置医疗器械价值达100余万元。
附件:甘肃省肿瘤医院.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