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久玲,女,汉族,1956年10月出生,1986年7月参加工作,主治医师,现任靖宇县花园口镇中心医院妇幼保健医生。曾任靖宇县第15届、16届人大代表。
她自参加工作以来,27年如一日,始终奋斗在基层妇幼保健工作的第一线上,凭借她精湛的医术、善良的性格、无畏的品格和奉献的精神,用爱心托起了大山中一缕缕生命的阳光。
她想的是百姓而不是自己
她善于为别人。花园口镇地处偏僻山区,人口多,居住分散,山路狭窄崎岖,这给妇幼保健工作带来更大难度,她一人要负责3300名妇女和2200名儿童的保健工作。每名孕妇她都不辞辛苦地进行跟踪追诊,及时进行产前、产期、产后指导;每名儿童她都高度负责地及时出诊、定期预防,对0--6岁儿童严格按照“421”的要求进行定期体检;对外来人员进行追访,逐村了解情况,逐人进行检查,致使妇幼保健工作无死角。工作量之大、担负责任之重可想而知。作为一名乡村女医生,特别在交通条件十分不便的情况下,每一次出诊都付出了艰辛。一次接产,当时村路不通汽车,产妇家属骑着自行车接她就诊,由于冬季天冷路滑,半路上,连人带车摔倒了,当她从地上艰难地爬起来时,发现头部已经流出了鲜血,她忍着剧痛,继续坚持着。当婴儿顺利落地,她忘记了疼痛,露出了笑容。一次假期到村里出急诊,当时孩子还小,家里又没人照看,无奈,为了重病患者,她只好把孩子带在身边。就在她紧张地就诊时,转来了哭喊声,原来孩子不小心从河堤上掉到了河水里。结果造成了腿脚骨折,孩子至今还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她的同学多数都在城里工作,也劝她走出大山,可她说:“这么多年我和乡亲们连在了一起,他们不想让我离开,我也不想离开了,乡亲们待我像亲人一样,我也不能光想着自己”
她凭的是勤劳而不是“保佑”
她勤于学习。她坚持虚心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身边的同志学。她掌握了一整套推拿、按摩技术,运用科学的中医理疗方式辅助治疗患者,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誉,都说毛大夫为我们省了钱治好了病,又无副作用,真是很了不起呀!在不断提高医术水平的同时,学习和实践对妇幼科学规范的管理方式。她不分昼夜和节假日,走遍全乡各家各户,深入详实摸清妇女、儿童底数,逐一建立档案,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类保健。同时,认真筛查“两个”高危人群,进行个案追踪管理;入村逐户了解孕产妇和新生儿情况,及时采取服务管理措施,最大程度减少了多发病的产生。她克服了许许多多困难,举办培训班,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把党的惠民政策打牢在群众心中。她的勤学习,加之勤管理、勤服务,使得二十七年的妇幼保健没有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在各方面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所有遇到的产后出血、巨大胎儿、双胎、胎位不正等都得到了她的妥善处置,没出现一例孕妇和胎儿死亡现象。一位老医生曾经说过:“一位乡村保健医生,在没有先进的设备情况下,能够如此平安接产,简直是个奇迹,莫非老天爷保佑”。但是,了解毛久玲的人都会知道,她是用勤劳和汗水积累的经验换来的。
她讲的是奉献而不是索取
她有奉献的精神。丈夫患肺癌过早的离开了她,赡养婆婆的重担就落在了她的肩上,生活上的压力可想而知,工作上的重担依然不减。由于过度的操劳,2009年秋季她就感到身体不适,本来应该休息疗养,但是,由于工作实在太忙,根本无法脱身,直到过去了两年,病情继续加重,在同志的劝说下,她才住进了医院。结果确诊为子宫癌。手术后没过几日,她就坚持出院。在放疗期间,她带着虚弱的身体,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因为她放心不下她所爱着的妇女和儿童。当有人问起她的工资收入时,她的回答却令人吃惊---一百六十元。这个数字足足保持到她退休那年。凡是到过她家的人,都为她居住低矮潮湿的小屋而感到寒酸,都为她再平凡不过的人生而感慨,但她无怨无悔。目前,她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了,还仍然坚守在所挚爱的工作岗位上,工资涨了,群众满意了,她也知足了。
她心系妇幼,勤劳奉献,获得了荣誉。连续多年获镇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连续多年获县“三八”红旗手;曾被评为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她是个好人、好医生。
爱心托起大山中生命的阳光
201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