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中,淮北矿工总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牛娟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克服重重困难于6月底奔赴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开展卫生医疗援藏任务。援藏工作以来,她始终发扬“援藏精神”,在藏区艰苦的环境中,用激情燃烧援藏岁月,用责任书写援藏篇章,用仁心铸就爱民丰碑,加深了汉藏人民的友谊,树立了援藏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一、执着援藏精神,把精湛医技奉献给汉藏群众
在听说淮北有卫生医疗援藏任务,特别是需要妇产科医生后,她便下决心报了名。“我是妇产科医生,又是共产党员,藏族群众和患者需要我们,我们必须冲在前!”通过严格的体检和技术考核,6月28日,她告别家人的反复叮咛和即将升入九年级的儿子眼含泪水的不舍,奔赴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
错那县地处西藏边陲,平均海拔4500米,高寒缺氧,更让人难受的是高原反应,虽然预先有心理准备和防范措施,但仍有严重的头昏、头痛、胸闷、无食欲、全身乏力等症状。面对严重的生理心理不适应,她毅然放弃了山南地区一周的休息调养,立即投入繁忙的医疗工作,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以精湛的医术服务藏区群众,除了在一线岗位开展诊治,还承担了24小时随时应诊及处置危重患者的二线班,对急危重症每例必到,保证正常的医疗技术开展。
二、施丹心妙手,托起高原新生命
错那县医疗技术设备落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一个没有,转院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居高不下。7月初,医院收住一位妊高症伴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孕妇,需要手术。面对病人热切的目光,牛娟医生与其他援藏医疗队员多次商议,在争取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决定打开尘封7年之久的手术室大门,进行错那县首例剖宫产手术。经过术前讨论及精心准备,她亲自担当主刀,在两名援藏医疗队员的配合下,手术进行的相当顺利,一个高原新生命顺利诞生,母女平安。错那县高海拔首例剖宫产手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错那县医疗卫生界的一项空白,并在当地引起轰动,堪称医疗援藏的硕果!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被山南地区电视台、安徽电视台、淮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医院门诊量和住院病人数也因此激增。
三、做好传帮带工作,培养一支永不离藏的医疗队伍
作为援藏的副主任医师,她在医疗查房中认真讲解,手术中手把手带教,病例讨论中善于引入新的学术观念,管理上主动介绍科室管理经验,适时主持开展医疗专题讲座,完善医疗制度:比如病案书写规范、医师查房制度,病例讨论制度等,还利用业余时间制定了详细的《医疗卫生援助工作计划》,将自己掌握的妇产科手术要领和诊治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的医生。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里,多次为县、乡医院的大外科医务人员进行业务讲座,提高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传、帮、带、教,当地的医生们已能独立开展妇科常规诊治,培养了一支永不离藏的妇产科医疗队。
四、心系汉藏群众,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大文章
在临床工作中,牛娟除了做好医疗服务工作,赢得汉藏群众的信任和爱戴,还不忘积极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在工作中她总能以自己率真豪爽的性格与藏族同事们打成一片,时常交心谈心,交换意见,共同学习提高;积极利用节假日、周末时间,深入偏远农牧区开展下乡义务巡诊和健康体检,为藏族牧民患者解除病痛,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向藏族群众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对藏族群众关心倍至,问寒嘘暖,务实地开展了医患沟通工作。目前她巡诊的脚步走过错那县30余个自然村,接受普查的藏族群众1000余人次。辛勤地付出换来了藏族群众敬献的条条哈达,换来了汉藏僧俗群众的深情厚意,拉近了汉藏民族的距离,增进了团结友谊。
她,一个深入基层的援藏医务工作者,其本身就是以生命之躯,实践着党的群众路线,这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今天,更有着榜样的力量。牛娟医生以精湛医术和大爱精神为和谐西藏、健康错那做出了突出贡献,不愧为“飞翔在高原上的雄鹰”!
仁心仁术谱写援藏大爱篇章
2014-10-14